李秀英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今日裡學堂休沐,先生不在,沒有找到人,這讓她很是失望透頂。

迫不及待的要展示兒子的李秀英,此刻就像是一隻鬥敗了的鵪鶉,垂頭喪氣的回到家裡。

先生真是沒福氣,我兒寫的這麼好,竟然無緣一見。

她嘴裡邊嘟囔著邊做飯。

兩個大肉餅下肚的鄭長生一點都不餓,勉強的吃了幾口就去習字去了。

對於兒子今日的乖巧,李秀英感到很奇怪。

平素裡吃飯小傢伙最是積極,還說一句很搞笑的話:“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今日是怎麼了?

兒子沒胃口,她也無心吃飯了,匆匆的吃了幾口,就來到院裡。

鄭長生正在沙盤上練字,淡然無暇的月光,映照著幼小的身影,如同一幅畫。

她怔怔的呆立了良久,心怦然一動,孩子真的是懂事,真的是長大了。

如今母子二人棲息在這破舊的房子裡,還擠在一張床上,兒子一點空間都沒有。

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肯定不好,孩子該獨立了,最起碼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自由的空間,哪怕是有一間書房也好啊。

她現在手裡不缺錢,十幾貫的錢,蓋一個小院足夠了。

曾幾何時,自己家也是三進的大套院,自己也有自己的閨房,還有丫鬟婆子伺候著。

當孃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好呢?

說幹就幹,李秀英可不是那種磨磨唧唧的人。一旦決定了,那就雷厲風行,絲毫的不拖泥帶水。

第二天,她就帶著禮物找到了老族長鄭三旺,言明家裡要起宅子的事情。

在鄉村,尤其是宗族味道很濃的古代鄉村,這是天大的事情。

不管是誰家蓋房子,一般都是族長髮話,同族的男子都來幫忙,要沒有族長髮話,這事兒是成不了的。

這個時代可不如後世,你可以找建築公司就搞定了。

這年月你上哪裡找去?都是土工匠,都是村裡的男丁在做這些事情。

所以啊,在古代作為一個男人,要不掌握幾門技藝還真不好混。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掌握的,關鍵技術有人指導,其他的說白了就是力氣活。

鄭三旺捋著花白的鬍鬚,沉吟了片刻,點頭應允,答應找人幫襯。

都說鄭家娘子賣面偶賺了錢,沒想到會賺這麼多錢,連起宅子的錢都賺夠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物價雖然不高,但是要按照李秀英的設想,蓋那麼一座青磚大院落,怎麼著也得十貫錢的。

十貫,一萬個銅錢,那麼重量都將近百來斤,這得是多大一筆錢財啊!

鄭三旺的鬍子都差點捋斷,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就這麼一個瘦弱的婦人,竟然不起眼間置下了如此的身家......

老族長一開金口,很快鄭長生家忙活起來了。

整個村子也都沸騰起來了,往日裡村中平靜的景象不見了,大家就像是看西洋景一樣的前來圍觀。

羨慕著有之,嫉妒者亦有之,更有人說話酸不拉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