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還是很疼自己的,想著以後就要遠離侗區,就要跟著相公相夫教子。

金陵離侗區遙遠到快馬往返也需要月餘,相見就難了。

格家老祖的這個條件,無疑已經是做出極大的讓步了。

就不說這個連蒙古人都沒有的條件,就單單的改土歸流,這要是上報到金陵帝都,這就是開疆拓土的天大的功勞。

哪一個王朝開疆拓土,不是大軍開道,所過之處屍山血海的啊。

可是他卻不費吹灰之力,替大明拿下侗區的十萬大山,數十萬生民。

就單單這一個功勞,就足以封侯拜相了。

還有賦稅呢?這功勞大了去了。

換作任何人一個人,都會抑制不住這個誘惑的。

當然,鄭長生也是凡人,他聽到格家老祖的這個承諾時,不得不承認他心中是興奮不已的。

可他還是忍住了,他深知一個道理,竭澤而漁不是上策。

.格家老祖在的時候還好說,可是萬一將來有一天格家老祖駕鶴西去。

就難保繼任者,不會有別的想法啊。

這一成的賦稅,可不是小數目。

讓一個家族獨自承擔,長此以往難免會有芥蒂。

為將來計,為長遠計,萬萬不能這樣。

有一個現代人思維的頭腦,還是有莫大的好處的。

最起碼不會侷限於當下,不會被眼前的迷霧遮擋了雙眼。

鄭長生略加思索後,決定回絕這個誘人的條件。

”老祖,您的心意,小子心裡明白。

就算是沒有這已成的賦稅,小子也會好好的對待朵朵的。“

說到這裡,他的話鋒一轉:”我大明皇上,是真心的接納侗民迴歸中原王朝的懷抱的。

當年,弱宋丟了漢人的江山社稷,害的我華夏子民,炎黃子孫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現在,我皇統一天下乃大勢所趨。

如果侗民在您老的帶領下重回中原王朝治下,那我們依然是生死袍澤,手足兄弟。

又怎麼會連暴政的元朝都不如呢?

是以,小子不但不多要侗民的一分一厘的賦稅,還要有優惠的政策頒發給侗民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