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伍之人,命令之下,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會忠實的執行命令,可是普通人則不同了。

一旦經過慘烈的打擊,人心崩潰之下,那可真是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

戰心全無得一幫散兵遊勇,遇到大明如狼似虎的悍卒,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待宰的羔羊。

張武是刀盾兵的小旗官,他原來是五軍都督府李文忠麾下的親兵衛隊長。

這次出征,走了大都督李文忠的門路,這才配給鄭長生麾下。

大明最看重的是軍功,雖然他是李文忠的衛隊長,但是卻沒有立下什麼軍功。

所以,一直是沒有得到提拔。

當然這也是李文忠對他有私心。

畢竟是戰場,上去了不一定能夠下的來啊。

李文忠對他的待遇也算是好的了,比之七品縣太爺的薪俸都要高出不少。

可是,奈何張武一心求取功名,想博一個封妻廕子。

要是一直待在李文忠的身邊的話,這個機會是不可能有的了。

是以,他求到了李文忠面前,說明自己的想法。

李文忠也是感到為難啊,張武跟了他這麼多年,鞍前馬後的伺候著。

跟他一同入伍參軍的人,現在最起碼是個總旗官了,有的都靠著戰功升到偏將了。

李文忠思來想去,答應了他的請求。

鄭長生有多得皇上的寵愛,別人不知道,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這一次,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皇上籌謀了那麼久,鄭長生也為此付出很多心血。

彌勒教可以說是已經按在粘板上的魚了,只需要開刀問斬即可。

把張武安排到鄭長生的麾下,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了。

他和鄭長生也算是老關係戶了,兩人雖然沒有太過於深厚的交往。

但是有朱小四的那層關係,還有老朱的寵信,鄭長生也跟半個皇族沒什麼區別了。

鄭長生見到李文忠的時候,有外人在的場合下以官職相稱呼,沒人的時候,兩人是平輩論交的。

別看李文忠大鄭長生那麼多歲,可是關鍵是有朱小四在啊。

所以,當張武拿著李文忠的條子,來找鄭長生的時候。

鄭長生直接就委任他一個小旗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