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他能夠發動十萬大山裡的侗民跟隨他起事,可是那有一個前提。

是雲臺十八寨的人默許他這麼做,如果格家聯合雲臺十八寨所有頭人發出命令,侗區沒有一個人是會願意景從他的。

袁為正此刻走了過來:“吳天王,我們走吧,在下知道一條隱蔽的山路,可以出雲臺三寨。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召集人手,先逃出去再說。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您吳天王的名聲還在,就不怕沒有東山再起的那一日。”

這個建議,貌似是他們目前唯一的選擇了。

“袁天師,真是關鍵時刻見人心啊。

本天王都到了這步田地了,你還心憂本天王,真是不勝感激啊。快快前面帶路,吳黎,趕緊召集剩餘的人手,我們隨袁天師出去。”

......

......

張武都殺紅了眼睛了,只要是手中持有兵刃的人,上去就是一刀砍翻在地再說。

作為開路的先鋒,他們這一旗人就像是燒紅了的烙鐵插進豬油裡面似的。

幾乎是沒有遇到一丁點的阻擋。

這完全就是宰豬殺羊,只管出刀子放血就完事兒了。

反正後面有兄弟部隊的配合,只要是他們砍翻在地的,他們就不用管了。

要是還能站起來的,或者還能動彈的,後面的人隨手就是一傢伙瞭解完事。

兩軍對壘,打的就是勇氣和意志力。

一方是熱血高漲,一方是魂飛魄散。

這根本就不是在打仗,就像是小孩子玩過家家似的。

仗打到這個份上,結局已經是明擺著的了。

鄭長生都有點訝異的慌。

後世史學家都說明軍的戰鬥力如何如何牛逼,從上到下都是一股尚武的鐵血精神。

之前他雖然也是相信這一說法的,可是畢竟沒有上過戰場,沒有見識過大明軍威的鼎盛。

今天一見之下,還真是王母娘娘放屁,非同凡響啊。

如狼似虎的大明兵卒,從他眼前一隊一隊的殺上去,那股子勁頭,看著都讓人提氣。

如果中原漢人王朝的戰鬥力要是能夠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滿血狀態,還何愁後世野豬皮崛起,外國列強入侵啊。

大明軍卒現在得到了一個死命令,生擒活捉吳勉和袁為正。

不過,這貌似有點不現實。

因為他們誰都不認識這兩個人。

不過也好解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任何意外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就算是弄死了也是可以交差的。

於是他們只要看到有膽敢反抗的是就地殲滅,放下武器跪地求饒的就捆起來審問吳勉和袁為正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