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等人。

還有已故的營陽侯楊璟、濟寧侯顧時等若干人。

這是經過風雲海的口交代出來的。

這已經夠駭人聽聞的了。

還有哪些沒有浮出水面上的人呢?有多少?誰又能說的清楚。

鄭長生相信淮西勳貴集團絕對不止這些人參與了胡惟庸的謀反案。

不過就目前得知的這九大侯爵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就足以攪動風雲了。

靠,這可真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來人,把風大人帶回京師吧,這些話你親自向皇上交代。記住,在此之前你不能漏出一點口風去。

你進京的目的要對外宣稱是述職,懂了嗎?

或許皇上念在你能夠主動認錯,舉報這些不法事的份上,饒你一命。

不過,你要是不聽在下的勸告,有二心的話,事情萬一洩露出去,那你知道會是什麼後果。

就算是我不殺你,你口中的那些人也不會放過你的。”

風雲海感激莫名的看了鄭長生一眼:“謝謝永和伯,謝謝永和伯。我知道事情的輕重,我定會守口如瓶,只求伯爺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

能夠繞過老朽一條命!”

鄭長生看了看匍匐在地不斷給自己磕頭的風雲海,磕頭蟲一樣的可憐像真是讓人心生厭煩。

大明的這些官員如果都是這個熊樣子,那還真沒有必要心慈手軟了。

順風得意之時,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可是一旦情況逆轉就磕頭求饒,如婦人一般的攀咬撕扯。

這就是典型的漢奸啊,如果北元一個鯉魚打挺翻過身來,他們這些人保證會毫不猶豫的在大明身上捅上一刀。

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為了給大明一個暫新的環境。

淮西勳貴必須要剷除,這次鄭長生決定不再手軟,能夠拿下多少就拿下多少。

相信這也是老朱的心意,一群附在大明身上的寄生蟲,一幫禍害大明的罪魁禍首,一個都不能留。

奏摺,鄭長生親筆所寫,把風雲海交代的事情一字不落的寫了上去。

依舊是還原事實,不做評價和建議。

對於一個英明的君主,他有著自己對時局的掌控力,有著對事件本身的判斷力。

你要是建議或者評價了,那就有誤導君王之嫌。

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奏摺走的八百里加急,當老朱收到這封奏摺的時候,一下子癱軟在龍椅上。

他無力的閉上了眼睛,渾身像是被抽空了一般,眼神呆滯,良久沒有動彈一下。

大太監王德用謹小慎微的站在門口,眼光不時的偷偷瞄著老朱。

他內心是惶恐不安的,皇上這是怎麼了?

永和伯到底給皇上的密摺上寫了什麼哦,怎麼皇上一看這封奏摺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老朱眼眶溼潤了,兩行清淚,在面頰上如同蜿蜒的小溪,流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