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杭州駐軍大營西側有一處石廟。

是在山壁上掏空而成。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沒有重型機械的情況下,竟然能掏空山體結廟。

石廟裡供奉的是送子觀音。

相傳,送子觀音原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第三個女兒,名叫妙善。

楚莊王為大女兒妙清、二女兒妙音、分別選文、武狀元為婿,又打算為三女兒妙善招一位夫婿進宮,以繼承王位。

妙善從小吃齋信佛,根本不願成婚,一心想削髮為尼。

楚莊王施之家法,妙善寧死不從。

楚莊王怒氣之下,命她飲劍自刎。

但劍在她的脖子上,不僅沒有傷害她,反而自斷成上千節。

十惡不赦狠心的父親又下令把她悶死,讓她的靈魂意外下了地獄。

掌管地獄的閻羅王好心卻又使她在南海普陀山復活(普陀山在浙江省杭州灣外的東海中),復活時站在普陀山一水池中的蓮花上。

終於妙善在普陀山修成神佛。

當然這只不過是神話傳說。

可是架不住古人相信啊。

鄭長生帶著攬月來拜見送子觀音,這是一個光明正大的事情,理由很是充足。

就算是他們的行蹤傳到李善長的耳朵裡,也會一笑了之。

這太合乎情理了,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古人對於子嗣的延綿是真的很看重的。

尤其是求子,古人信奉多子多福的信條。

只有男兒才能給家裡綿延子嗣,傳承香火,封建時代莫不如此。

就連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是因循守舊,不得全部改之,何況是古人了。

據說,石廟裡的送子觀音很是靈驗,因此這裡的香火也算是鼎盛的了。

鄭長生一行在石廟門前下了車,這個時候已經是香客雲集了。

大多數都是年輕的男女結伴而來,是以鄭長生和攬月並不那麼顯眼。

封長空沿途一直在觀察,是有跟蹤盯梢的人。

不過他們在石廟門前就駐足不前了,估計是恐怕跟的太近被發現。

再說了,鄭長生協同夫人來拜送子觀音,這很正常,並無異樣的地方。

所以他們放鬆了警惕,並沒有靠近。

大將軍沐英一身便裝,披著一個連帽的斗篷焦急的等待著。

鄭長生提前已經通知他來這裡見面,有要事相商。

沐英是認識鄭長生的,他深知鄭長生和皇上的關係。

能夠以自己的性命來保護皇上的人,肯定是皇上的心腹中的心腹。

他早就收到皇上的密旨,要他一切都聽從鄭長生的調遣。

一旦有事,必須全力助之。

是以,收到錦衣衛的傳信,他不敢怠慢,換了衣服就過來等候了。

大營離這裡很近,是以他到的很早。

焦急的等待中,遠遠的看到鄭長生挽著一個妙齡女子款款而來。

靠,這小子還真能折騰,家裡兩名如花似玉的水蔥一般的小媳婦,剛到杭州就又劃拉一個暖床的。

鄭長生和沐英看了一個對眼,沐英轉身朝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