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要辦的這所學院,並不想招收權貴子弟,只從平民子弟中選拔。

臣要講授的內容跟科舉無關,只是應用之道,所以那些皓首窮經計程車子,臣也是不接收的。

希望皇上能夠明白臣的苦心。”

“你鄭家先人之巨著莫非將的就是應用之術,就像那滑輪組和壓水泵還有那能迅速賺錢的商賈之經濟術?”

“對,皇上所言極是,應用之道,乃利國利民之大道也。

皇上,您難道就沒發現那些選拔上來的皓首窮經的官員,除了會吟詩作賦之外對於治國安邦基本上都是白痴嗎?

恐怕有些士子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楚吧?

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值一杯水,說的就是這些人。

而真正的身負才華者,或許道德文章不及他們,而得不到真正的應用。

是以,臣所即將開設的學校,就是要教授他們經濟之術,只有懂得經濟的人,才能使一地的商業繁榮,才能盤活市場,才能為利國利民啊。”

鄭長生的經濟之術,他是見識過的,大明朝的第七部商務部,就是鄭長生的提議下建立的。

這麼些年,光是這一個部的稅收,都抵得上剛開國之時的一年的賦稅了。

大明能夠有今天欣欣向榮的局面,完全是放開了商路的原因。

現在能夠有更多的人學習經國濟世之道,這對於未來的大明來說將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啊。

說到底鄭長生還不是為了給他們老朱家培育人才。

這些人從學校裡出來後,步入官場的話,可是有無數個鄭長生啊。

每一個府縣都有一個像鄭長生這樣頭腦靈活,能夠為國效力的人,那大明該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啊。

老朱都不敢想象了。

鄭長生給老朱畫的這個餅太大了。

大到,老朱要三思而後行。

“雨濃,此事一定要保密,容咱好好的思量一番,到底該如何運作這個學校,你先回去等信而。

另外你舅父一家估計現在也應該送到你們京郊的莊園了,你也趕緊回去跟他們團聚一番。

親人重逢,應該有說不完的話,不要讓他們等待的太久了。”

鄭長生早就心急如焚了,告辭了老朱,一路上是快馬加鞭趕赴莊園。

小七在門口焦急的等待著,怎麼少爺還不回來。

難不成皇后娘娘的病情有反覆嗎?

不應該的啊,要是有了反覆,恐怕早就有訊息傳來了。

現在一點訊息都沒有,真是讓人等的心焦呢。

鄭府跟皇城就隔著一條街,皇上上次甚至在宮牆上開了一道門,供少爺進宮方便。

可是就這麼近的距離,馬上都日上三竿了,還不見少爺回來。

就連夫人也不見蹤影,說好的夫人今天上午就會回來的啊。

這到底是怎麼了啊?

老管家李大年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跑了進來:“七姑娘,快,快回莊園,家裡出大事了。”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