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帝王的飲食,全都由一些精於烹調的人掌管。

光祿寺的職掌主要包括祭享、宴勞、酒醴、膳羞之事。

光祿寺所屬有大官、珍饈、良釀、掌醢四署。

大官供祭品、宮膳、節令筵席、蕃使宴犒之事;

珍饈供宮膳、餚核之事;

良釀供酒醴之事;

掌醢供餳、油、醯、醬、鹽之事。

隨著老朱一聲令下,一個叫“辣腐油”的選單擺放在了光祿寺少卿劉雲的案頭。

天啦嚕,辣腐油是個什麼東東?為何勞得皇上親自點名品嚐?

十幾個掌勺的御廚被劉雲召集起來,可是一個個的面面相覷,皆束手無策。

饒是任他們廚藝高超,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裡遊的,草窠裡蹦的都可以烹調。

但是這一個從未聽過的“辣腐油”可著實讓他們大為頭疼。

不過不要低估了古人的創造力,只要是給他們一個名字,,顧名思義,他們也能弄出花來。

辣者,辣椒也,這是所有人的共識,鄭長生大人兼任光祿寺少卿的時候,在聖壽日大宴群臣,用的就是辣椒。

那滋味簡直是妙不可言,讓人吃過之後,大呼過癮,甚至是一瞬間就能讓人味蕾開啟,深深的喜歡上這種味道。

油,也是很好理解的,不用贅述。

可是腐,是個什麼東東,這就有了爭議了。

有人認為乃豆腐也,有人則認為是腐竹。

關於腐竹,古之有者也,早在唐代就有記載。

是以就圍繞著這兩種食材一時間僵持不下,最後光祿寺少卿劉雲一拍大腿,兩者皆做之,以供陛下品鑑。

聖上喜歡哪個以後就做哪個。

有人拍板定奪,那御廚們就開始分工行動。

於是乎,一道油潑辣子豆腐和一道油炸腐竹小炒就呈現在了老朱的餐桌上。

老朱凝眉沉思了一下,伸出筷子夾了一口腐竹。

頓時一股鮮香可口的感覺直接就開啟了味蕾,不住拍案叫絕:“好,好吃,果然是人間美味,為何咱以前就沒有發覺這腐竹用油炸烹調後如此的美味呢。

還是鄭雨濃這小子的嘴叼啊。

來人,多準備一些,明日裡給永和伯送去。”

光祿寺少卿看老朱吃的開心,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下來了。

擦著額頭的汗,心中舒暢極了。

......

一大早,小七就美滋滋的站在鄭府的大門口,仰著小臉眉開眼笑的看著金光閃閃的匾額。

永和伯府,這大內的工匠鐫刻出來的匾額就是氣派。

這灑了金粉的大字,金鉤鐵劃,氣勢磅礴,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最最讓人豔羨的是還有兩個金粉小字“御賜”。

御賜永和伯府,這名頭說出去都倍兒有面子。

“琪夫人,少爺請您過去用早膳。”

李小牛嘴裡冒著哈氣,一溜小跑過來招呼小七。

“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