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生沒想到老朱會任命他為雨花書院的監院,那麼多夫子,那麼多身份貴重的各方面的傑出人物,偏偏讓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人做。

這是把他放在火上去烤啊。

他也算是明白了,老朱為什麼會親自擔任院長一職了。

無他,這些人物都是時代的精英,都是牛逼哄哄的人物。

自古文人相輕,可以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是這個道理。

誰都未必服誰,讓誰當都會得罪另外的人。

所以,只有老朱來做這個院長是最為合適的。

院長任命一個代理院長,代替院長管理書院,這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老朱的鬼心眼子還真是多的很,把這些文人是吃的透透的了。

書院分為醫學院、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兵學院,最為讓人們想不明白的是還有一個科學院。

其他的學院都很好理解,醫學院是有傷科聖手魯青山來講授傷科一道;

商學院很明顯是有商務部的人來講授商之道;

工學院是有工部造辦處的大匠做教授匠做之法;

農學院其實在人們的眼中這是可有可無的,

天下皆農民,論起來種地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誰還能強的過他們啊。

可是監院大人鄭雨濃執意要成立這個學院,意在培養更多的學子,掌握農耕育苗之神奇學術。

兵學院那是要學習行軍打仗之術的,這個可以理解。

畢竟大明的將領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出身,雖然經過多年的歷練,有了一定的行軍打仗的經驗和統領三軍的能力。

不過,大明的將領還是太少了,像鄭長生這樣批次培訓將領,還是有史以來的頭一次。

以上種種人們或多或少的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唯獨這個科學院,讓人們有點摸不著頭腦。

啥叫科學啊?

人人都苦思冥想,可是始終不得其法。

三千學員充斥其間,瞬間就讓整個雨花臺熱鬧起來。

以前這裡作為皇帝的行宮,那是有專門的軍隊把守的,是不允許尋常百姓進入這裡的。

可是現在招收的學子均為平民子弟,有一千人,他們的平均年齡七歲,這些孩子將交給幾個大儒來教導。

其他其他像醫學院由太醫院的一些醫官門進來學習,各個學院都是從各自的行業裡選擇一些青年才俊填充。

這是無奈之舉,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