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倒黴的李家(第1/3頁)
章節報錯
鄭長生猜測的沒錯,處理李家這事兒也只有老朱能做的出來,別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點都沒有錯。
北京李家的生意商道囊括了國計民生的大部分行業,除了鹽鐵茶馬等這些官賣不允許私人參和的東西,別的基本上都有涉獵。
尤其是糧食的收購和轉運。
就連戶部和兵部兩個朝廷的大衙門都離不開他們的協助。
就拿軍糧這一件事情來說吧,如果朝廷從中央戶部調撥,路途長遠,運輸不便,就不說沿途的損耗了,到邊疆軍隊的手裡的時候,最起碼也得少一兩成。
這可不是一個小事情啊,日積月累的損耗也是不小啊。
可是地方又必須先把稅糧運抵朝廷太倉,這就是一個弊端,可是又是成例,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要說這李家的家主也真是一個經商的天才,他竟然從中看到商機。
北方的糧食不用南運,而是帶著大批的銀錢在南方收購,直接就地補充太倉。
而調撥的軍糧和救濟糧,他們又用北方倉庫裡的存糧墊付。
等從太倉裡把糧食領到手後,在就地發賣,這就省去了中間沿途的損耗。
兩成的量可以說是純利潤啊。
朝廷中那麼多人要說就沒有看到這個弊端嗎?
否也,李家上下打點,都是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
這也是他們自肥的一條財路啊,誰會放任大把的銀錢不要呢?
尤其是胡惟庸這個中書省的扛把子都預設的事情,這裡面有胡惟庸的份額,下面的人誰敢捅破這層窗戶紙啊。
這就形成了上下一體沆瀣一氣共同發財的小團伙,況且這又是朝廷的成例。
並無什麼不妥的地方。
李家之根基深厚,實在是非常人能夠想象的。
朱小四拍拍鄭長生的手:“這下你放心了吧?所以,你的心上人是跑不掉滴。有哥給你罩著呢。”
鄭長生現在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吹什麼牛逼啊。
要不是你老爹授意你這麼做,你能想的這麼周全?
鄭長生猜測的一點都沒錯,就是老朱讓他這麼幹的,就包括在鄭長生家裡上班辦公,也是老朱的授意。
鄭府大院內外皆有大內侍衛保護,現在鄭長生是被嚴格的保護起來了。
彌勒教這一案,老朱是真刺激到心臟了。
奶奶的,竟然膽敢在京師對老子下手,他的疑心病上來了。
要說沒有人策劃接應提供保護,怎麼能夠做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