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聖壽日(十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長生趕到皇城的時候,大宴還未開始。
老朱今日是談性大發,拉著李善長的手,左一個善長兄,又一個老哥哥的,完全是話家常式的拉話。
不過可著實把李善長驚出李一身的冷汗。
別看表面上他嘻嘻哈哈的,可是心中的驚濤駭浪是一波接著一波。
他知道老朱表面上是給自己說話,實則這些話都是說給胡惟庸聽的。
他誇讚自己急流勇退,識大體顧大局,把機會讓給年輕人,而且還說他不結黨營私,一心為大明是兢兢業業。
這很明顯是在說他很識相的意思,自己致士也有好幾年了,別以為他想這麼做。
當時他高居中書省扛把子,說是呼風喚雨一點都不誇張。
但是高處不勝寒啊,他了解老朱多過所有人。
老朱的手腕和心中的忌憚,他是一清二楚。
他致士也是無奈之選啊,當時所有的淮西勳貴們以他馬首是瞻。
誰不遵稱他一聲李大哥,就是年輕一輩的人也都遵稱一聲李相。
事業正事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致士,這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的事情。
不過他還是有後手的,把相國之位給胡惟庸就是他最得意之作。
猶記得當初皇上故意說錯他的年齡,說他已經是個老朽了,看似玩笑,實則暗藏深意啊。
於是第二天他就選擇告老還鄉。
果不其然,皇上是再三挽留後,批准了他致士的摺子。
誰都不是傻逼,尤其是李善長跟在老朱的身邊幾十年了,什麼是虛情假意的挽留他還是聽的出來的。
這更加堅定了他致士的決心。
皇上多疑的毛病他也是心中清楚,所以當初皇上問他致士後相國之位留給誰?
他是大力的推薦汪廣洋,而一點都不提胡惟庸的名字。
這也造就了老朱選的相國之人是胡惟庸的主要原因。
反其道而行之,這是李擅長留給胡惟庸的一個最後的關照。
果不其然最後老朱選擇的是胡惟庸而不是他極力推薦的汪廣洋。
玩心眼子,這些人誰都不差啊。
胡惟庸一直是笑呵呵的聽著,他眼角餘光掃到李善長麵皮稍微的跳動了一下。
額,李大哥肯定有之的想法,等事後一定要討教一番。
徐大、湯和等老臣們,老朱也是噓寒問暖,偶爾憶起當年事的時候哈哈大笑。
皇極殿內是一片歡聲笑語。
當鄭長生到了皇極殿的時候,老朱這會子談性正濃,心情看樣子是極好的。
看到鄭長生,老朱的大手一點:“雨濃來來,過來給各位長輩見禮。”
李善長多年不問朝政,也不想過於關心政事,對於鄭長生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胡惟庸則不同了,鵝考,見過長輩?而不是以官職論稱?
這裡面的深意可大了去了。
皇上竟然如此的看重這小子,以子侄輩看待他,還給他引薦朝堂中的重臣,這份恩典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啊。
陪在皇上身邊的事太子朱標,其他的皇子一個都沒有召見,就連四皇子朱棣這個很受皇上器重的兒子都麼有來見禮。
偏偏讓一個外人過來執子侄輩的禮節見他們這些朝堂的重臣,要說皇上不喜歡這個小子,打死他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