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知道,如果呂伯益這個江南文人的領袖不歸心,他在怎麼著也是無濟於事的。

可是就是這麼戲劇的一面活生生的出現在他的面前了。

根據鄭長生這個娃娃的分析,自己只要放了他的家人,處置了況廣義這個貪官汙吏之後,一定會讓呂伯益對朝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假以時日好生的籠絡安撫一番,不愁他不歸心。

可是老朱實在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呂伯益就這麼的歸心了。

啊哈,他心裡美的是朗格里格朗啊。

就鄭長生這一篇聲討檄文,感動的呂氏女婉蓉,梨花帶雨,泣不成聲,繼而有影響到其祖父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看樣子是徹底的歸心了。

這一篇文章可以說是換來了整個江南文人集團的歸心啊,誰說孩子無大能?那是他們沒有遇到鄭長生。

在老朱的心目中,鄭長生的地位是蹭的一下子到了拔尖的地步了。

處世果斷不驚,別看是個孩子,可是這一不小心都幫了自己好幾次了。

就算是朝中的那些拿著咱俸祿的大臣們又有幾個人是忠肯踏實的給咱辦差?真心實意的給咱分憂解難?

他真的想要重用鄭長生,可是奈何這孩子太小了?

自古以來誰見過七歲的頑童位列朝堂的,這說出去就有點太兒戲。

可是這孩子的才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實是不輸給朝堂那些所謂的重臣的。

這就讓他有點棘手了,不想用的人,滿朝堂擠都擠不下,真正能辦事他又想用的人,卻不能用,這他孃的找誰說理去?

老朱鬱悶了,鬱悶到最後,他腦海中靈光一閃,一個絕妙的主意湧上心頭。

太子朱標眼看就要成年,跟隨在自己的身邊學習理政,何不讓這孩子跟在太子身邊呢?

太子的詹事府不是還缺少人員嗎?讓這孩子進入詹事府,別人也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的。

朝堂上的事情自己可以和太子商議,有需要的時候,讓太子諮詢他不就可以了嗎?

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一舉一動皆有史官加以記錄,可是太子那邊就不同了。

把鄭長生放到詹事府,不顯山不露水的,這樣對他也是一種保護,不用攪和進烏漆嘛黑的朝堂紛爭裡,還可以為自己服務。

同時,這也是為太子準備一顆棟樑之才啊,等到自己真的撒手的那一天,太子理政這孩子絕對的是一個宰相之才。

老朱為自己的這個主意,使勁的在心中點了無數的贊。

額,老朱這是搞麼子,看著自己一直的笑,笑的讓鄭長生有點心裡直發毛。

這都是什麼毛病哦,你有事就說,不要這麼直眉楞眼的盯著人家笑好不啦。

搞的人心怪怪的,越看越他孃的滲人。

你知道不知道你是個皇上喲,而且是個殺人都不帶眨眼的帝王,殺起人來幾萬口子都是一句話的事兒。

可是卻對俺這麼眉來眼去的,這咋就感覺讓人心驚肉跳的捏?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