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切為了恩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0193章一切為了恩師
朱元璋有點納悶,這孩子的要求有點太輕描淡寫了,跟他印象中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有點差距。
鄭長生的要求很簡單,他負責賺錢給老朱,但是唯一的一個要求就是他的恩師方克勤,不能外放為官。
老朱思來想去的,都沒有想出鄭長生的話裡有什麼陰謀和陷阱,不就是要求不讓師父方克勤外放嗎?
這對於老朱來說簡單的很,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雖然他已經對外放官員的名錄批示過了,但是從中書省要回來重新修改一下,應該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於是老朱可以說是拍著胸脯保證的,這個問題小事情,你儘管放心好了,出不了岔子。
額,聽到老朱的這句話的保證,鄭長生才算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空印案這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是唯一的一個牽連無辜最多的大案。
光是殺掉的無辜的地方主政官員都得有幾百人,可以說牽連甚廣。
師父方克勤也正是由於空印案的牽連才丟了性命的,這是歷史記載的史實。
所以鄭長生才心憂不已,之前他就考慮這個問題,一定是竭盡所能的阻止師父外放為官。
只要是不主政一方,這空印案就牽連不到。
說起來空印案據史書記載,是發生在洪武年間的事情,因為空白蓋印公務文書而引發的案件。
這事說起來其實是因為明朝的財務制度不完善引起來的。
洪武朝,老朱規定每年地方官都需要派人到朝廷的戶部,來報告地方財政的收支賬目。
而且所有的賬目必須要經過戶部稽核後完全相符才能算是透過,才能完成這一年的財政結算。
若其中有一項不符合,那就得必須駁回重新造冊,而且造冊完成後由原機關蓋上地方官的大印方算是完成。
因為當時的交通不發達,往來路途的遙遠,如果發回重新造冊勢必會耽誤時間,所以前往戶部核准核銷的官員,都事先備好蓋了印章的空白文書以備使用。
要說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由於錢糧在運輸過程中肯定要有損耗,所以運輸官員都備有空白關房大印的文書,以運輸到京師的實際資料為準,重新填寫一份交給戶部稽核。
但是老朱這貨就懷疑官員相互勾結,吞沒其中的差額,這是欺君之罪啊,所以下令處罰所有相關聯的官員。
這當然是元朝的時候的習慣性做法,老朱剛開國沒有多久,大多使用的是前朝留用官員。
是以,這個習慣就保留至今。
空印案的影響可以說是在明朝立國之初是大案要案,光是主政的一把手就殺了好幾百甚至上千人了,受牽連著更是無計其數。
吳晗的《朱元璋傳》說空印案被牽連殺掉的有幾萬人,可見這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是以,鄭長生是極力阻攔恩師方克勤主政地方。
史書所載方克勤於洪武四年主政濟寧知府,也就是今年。
所以鄭長生很是擔憂,老老實實的當你的清流言官多好,可千萬不要當主政一方之要員啊。
這以後要是被牽連到的話,那可是要丟腦袋的啊。
所以,他藉著今天老朱高興,就提出這一個要求。
當然這不是空口白牙就提要求老朱就能同意的,鄭長生是費盡了心機,磨損了口牙找出各種原因和藉口阻攔這件事的發生。
理由有三:恩師方克勤待小子如師如父,小子自幼喪父,是以待恩師情深,不願和恩師分離。
二是:方克勤上有高堂老母,下有未成年之幼子,實在不宜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