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從史官的立場上來說,這貌似又無可厚非。

雖然是辱罵皇上,處處的充斥著對皇上的不敬之言,但那也只是出於當時的立場。

現在也不知道那本《元史》是怎麼翻出來的,但是我相信呂氏一族並沒有知府大人況廣義說的心存謀逆。

試想一下,現在我大明軍威正盛之際,已經把前元都趕到茫茫草原大漠裡面去了。他們要想翻身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但凡是一個有頭腦的人,誰會對抗新朝,反對皇上您呢?

另外小子要說的,儘管這些書籍裡充滿著對皇上您的大不敬之言,但是如果皇上您能夠不因言獲罪,釋放了呂氏一族的話。

那麼整個江南文人誰不敬佩皇上?說不定因為這一件事,整個大明文人徹底歸心都說不定呢。

當然這只是一個可能,具體是個什麼結果,小子不敢妄下斷言。

畢竟這事關皇上您的名聲問題,呂氏書中辱罵的是皇上,具體的還是要請您做決定。”

朱元璋看著鄭長生侃侃而談,分析的頭頭是道。

可是仔細一品味,這不是相當於什麼都沒說一樣嘛。

只是言明殺於不殺的厲害,並未給出自己一個明確的決斷。

小滑頭,伶俐鬼啊。

老朱心裡仔細的品味咀嚼了一下鄭長生的言語。

面色凝重了下來。

說實話,當他第一眼看到寧海知府況廣義的奏摺的時候,氣的他渾身都要發抖了。

殺之一字就在嘴邊了,可是始終是沒有吐出來。

還好自己的忍字訣修煉的比較到位,如果自己一旦吐出殺這個字來。

那就是君無戲言,再怎麼著也於事無補了。

老朱心裡就盤算開了,或許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一幫淮西勳貴們正等著看咱的笑話呢。

哼,你們以為老子忍不了,要痛下殺手,可是老子豈能讓你們如意?

這人啊,一旦起了疑心,那是一發不可收拾的。

這事兒到底該如何處理呢?他心裡猶豫上了,一時間是猶豫不決。

“皇上,莫不如交給三法司會審,聽聽他們是怎麼說?就算是要殺,也得給他們一個辯解的機會啊?您說對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鄭長生這個時候終於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文字獄有多厲害,因言獲罪史書上死了多少人,禍害的有多大,別人不知道,鄭長生可是知道的啊。

一旦要是因言獲罪這個頭要是開了,那必定是一場大災難啊。

所以他決定幫呂氏一把,不能把文字獄這個頭給開了。

三法司會審,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左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