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方克勤的影響,鄭長生的這篇文章,也是放膽敢言,可是著實的驚壞了周明通。

當即取中案首,後來拆封之後,發現這篇文章竟然是和他有著密切緣分的鄭家小郎。

他可是得意壞了,果然此子跟我有緣。

心裡大喜之下,連吃飯都多吃了兩碗,還有當夜他在小妾的肚皮上不知折騰了多久,才心滿意足的睡去。

就在睡夢中還在想著鄭長生這個名字。

第二日他就親筆寫下發案榜,鄭長生乃頭一個。

這發案榜說起來是有講究的,要寫成一個圓形,榜的正中央寫一個大大的“中”字。

圍繞著這個中字,是用取中的五十名考生座位號組成的兩個同心圓形狀。

案首的填寫也是有講究的,是在外圈正中位置,寫的時候要提高一個字的距離,以示區分。

距離發榜已經數日了,他估摸著鄭長生也該來府衙拜訪了,所以這幾天他特意的沒有外出,說白了就是等著接見鄭長生呢。

這都是不用說的潛規則了,取中的學生拜見座師這是必然的。

可是別的那些學子他都沒有親自接見,只是讓師爺代為接見。

這次鄭長生前來拜訪,師爺本想著也代為接見,可是沒想到縣太爺知道後呵呵一笑,屏退師爺,他自己親自接見,重視之意,已經可見一斑了。

老師爺招呼人奉上香茗後,就退了出去,一路上招呼府衙的閒雜人等,不要靠近以免打擾了縣尊師生的雅趣。

老師爺是金寧本地人士,名為張方可,年五十有六,前元的時候即為縣府師爺,大明立國後縣太爺是換人了。

可是胥吏們還是照常使用,這也相當於換湯不換藥。

因為畢竟是熟門熟路的,一縣之內的情況他們都瞭然於胸,要是換做別人,光是熟悉縣務那就費老鼻子勁了,就算是熟悉後,他們也真未必能有這些老人們做的好。

張方可與縣衙推官趙信都是前元留用的官吏,兩人自然也是老相識了。

他們兩個人聯起手來,都能架空縣太爺,你就可以想象基層胥吏之權勢有多麼的滔天了。

趙信的弟弟趙德那一屁股爛事兒,張方可是心裡明鏡兒似的,不過他雖然知道,並未跟縣太爺告密。

無他,關鍵是趙信,他跟趙信關係匪淺,前元那會子兩個人是狼狽為奸,沒少幹壞事。

可是到了大明朝,新朝新氣象嘛,又聽說當今的皇帝極為痛恨貪官汙吏,所以他是徹底的幡然悔悟,一心的輔佐縣尊周明通。

可是趙信他也不敢得罪啊,趙信可是有他的之前的把柄呢。

所以他對趙氏兄弟的惡性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候還跟縣太爺打馬虎眼。

沒辦法啊,趙信要是把他們之前乾的那些劣性說出來,估計傳到朱皇帝的耳朵裡都能把他扒皮抽筋點天燈了。

其實,別說是前元的那些官吏了,當時大勢已去,能貪就貪,能摟就摟,這很常見。

就是現在大明的這些新委任的官員也不乏貪腐之員,朱皇帝都不知道喀嚓掉多少貪官汙吏的腦袋了,可是仍舊是不能制止。

關鍵就是權利二字,手裡掌握著權利,就難免的受人巴結賄賂,德行節操好點的或許可以,稍微意志薄弱的那就被拉下水了。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