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欣欣向榮(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與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賊亂賊而不興,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先秦時期的人們對於一個理想社會的想象,很可悲的是歷經幾千年直到大明朝也沒有實現。
雖然為政者都往這個方面發展,但是成敗的因素有很多,往往不以當政者的意志為轉移。
史上也不乏明君有作為者,可終究還是達不到這一地步。
中國國土之遼闊,疆域之廣泛,哪裡是尋常小民可想象的?
天下蒼生,億兆黎民想要完全大同,何其之難也?
究其原因為何?生產力低下,生產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
但是偌大的中華卻有一個地方,已經達到了這種大同社會的要求。
這就是鄭家村。
鄭家村的村民是幸福的,單從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就可以看的出來。
自從鄭家娘子發跡以來,他們也都跟著沾光。
現在誰家裡還沒點餘錢啊,別的村不敢說的話,鄭家村的村民們可以很自豪的吹噓一番。
有幾家能天天吃肉的,可是鄭家村的人就敢這麼說。
青壯們,都有事做,有份子錢拿,女人們也都有工錢,那可是一個月五十個銅錢啊。
孤寡的老人也有鄭家給養活起來了,一日三餐吃喝不愁。
試想一下,別的地方還都是一日兩餐,甚至是一日一餐的情況下,他們竟然能夠一天吃三頓飯,這該是多幸福啊。
孩子們自從方克勤走後,沒人教授讀書識字了,可是人鄭家的小子生哥兒硬是扛起了這個重任。
每天帶著孩子們在耍的同時,就把字給認了,還說這是寓教於樂。
雖然他們這些山溝溝裡大字不識一個的村民,不知道這四個字的意思,但是他們知道的是,自家的娃娃竟然比之前在學堂裡學到的東西要多的多。
就連鄭家娘子引以為傲的,兒子在地上“鬼畫符”一樣怪異的計算方法,孩子們都學會了。
之前家裡有多少雞,多少蛋,孩子要雙手雙腳的掰著指頭數,可是現在只在地上隨便的劃拉劃拉就知道了。
有學的好的孩子們,甚至都能隨口答出來。為何?鄭家的小子生哥兒竟然弄了一個什麼乘法口訣出來。
總之鄭家村是一天天的在變,這些變化都是可以見到的。
村裡之前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的場面不見了,誰家門前誰負責,鄭家的生哥兒可說了,這是承包制。
誰家門口要是不打掃乾淨,那以後就不許在他們家做工賺錢。
這比老族長的話都管用,鄭家就是大家美好生活的保障,離開了鄭家這顆大樹,在想乘涼可就難了。
鄭長生很忙,自從年節過後,他就一直沒閒下來。
小七要養鴨子,這是她鐵了心要做的事兒。
杭州府的烤鴨店開業了,生意興隆的一塌糊塗,導致的後果就是鴨子不夠用了,她之所以要養鴨子就是想要給家裡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