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方克勤要走這件事,是鄭長生所始料不及的。

史書記載洪武四年他才出仕,可是隨著自己的到來,

這個世界貌似不按照既定軌跡走,有點跑偏了。

不光是他沒料到,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老族長光砸吧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不知道說什麼好。

人家是當世大儒,為朝廷看重,要出仕為官,要為國效力。

豈能一輩子都窩在窮山溝裡?不能誤了人家的前程啊。

村裡學堂十幾個孩子,都是不中用的貨,也沒那個當官老爺的命。

但是鄭長生這孩子就不同了,天生的是讀書的材料,方先生要是走了,他怎麼辦?

他可是我鄭氏一族未來的希望啊,無人教導學業荒廢了可如何是好?

這怎生對得起鄭家的列祖列宗?

老族長心裡猶豫了再三,還是舔著臉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方先生,老夫知道這有點讓你為難,別的孩子我就不說了,生哥兒您是如何打算的?”

李秀英心裡慌的一批,眼神閃爍不定,先生要是把兒子帶走的話,自己該怎麼辦啊。

這孩子從小就沒離開過家,要是想娘了可咋弄?

她心裡疼的要死,眼淚都下來了。

方克勤偷眼觀瞧,李秀英的一舉一動都落入他的眼裡。

果然,母子情深,這個倔強堅強的女人,還是捨不得兒子的。

他沉默片刻對鄭長生道:“為師這也是無奈,本想著時日還長,你還年幼。

終有一天你會收心,不在貪玩,到時候在指點你也不晚。

可是沒想到,你我師徒的離別會這麼快到來。

朝廷文書到的有些時日了,一直不知如何開口。

你我師徒二人,頗為投緣,有心帶你跟隨身邊,悉心教導;

可是念及你年幼離不開母親,所以為師決定留下你。

不過為師有言在先,你必須要保證不貪玩廢學,勤加讀書。

尤其是八股文章每月十篇,不得墮怠,這可由你母親監督完成。

另外,為師希望三年後聽到你透過童子試,秀才加身的好訊息,屆時為師必欣慰矣。”

鄭長生心裡有點後悔,早知道就不跟師父擰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