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1/5頁)
章節報錯
杜雲彤委實不知道她能齊文心做什麼。
幫齊文心救出李曇, 讓齊文心和李曇雙宿雙飛紅塵作伴, 活成只羨鴛鴦不羨仙?
別開玩笑了, 她怕是腦袋被驢踢了才會幫齊文心。
秦鈞還指望著用李曇的性命換陽谷昌平濟陰的三座城池, 這三個地方離天啟城太近了, 齊家屯兵在這三座城池裡, 對於秦鈞來講,始終是一個威脅。
不出十日便能兵臨城下,秦鈞從北地調兵都來不及。
跟懸在腦門上的一柄利劍似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下來, 一刀兩斷送人上西天。
秦鈞懂這三城的重要性, 齊家必然也懂, 至於齊家願不願割捨這三城用來換李曇的性命, 杜雲彤覺著, 大抵就要看李曇在齊家人心裡的位置如何了,以及齊家想要爭霸的野心有多大。
一個嫁出去的女兒生出來的孩子, 八年五載還見不得一面,情分想來不會太多的, 但當這個孩子是天家的子孫, 冠著李姓時, 再怎麼淡薄的情分,也會隨著李曇的姓氏與身份水漲船高起來。
若其他皇子上位,看著諸侯林立,皇權不穩的場景時,必然是會想辦法削藩的, 齊家虎踞青州數百年,當慣了隻手遮天的諸侯,怎麼能容忍一朝從雲端跌落地面,放棄權勢與財富,去過普通世家的生活?
齊家想保持現在這種一方小朝廷的現狀,推舉和齊家一條心的人上位,是他們唯一能做的。
而李曇,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晃有滎澤鄭氏做後盾,雖與秦鈞有些小糾葛,但都是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不到一定程度,秦鈞不會對他貿然動手。
他只需要維持現狀,不時時試探秦鈞的底線,他的儲君位置便會很穩。
而李易,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有秦鈞太後輔佐,但秦鈞對於李易的態度更多是冷眼旁觀。
自李昱死後,秦鈞對皇子奪嫡之事便不怎麼熱衷了。
李晃和李易,無論哪一個人當皇帝,他的反應都不會太大,前提是他們要是一個合格的皇帝,若是不然,秦鈞有能力把他們推上皇位,也有能力把他們一腳踹下來。
李晃李易不需要齊家人輔佐,八.九十十一和十二皇子又太小,自顧都尚且不暇,有什麼資本去和已經成年的李晃和李易爭皇儲之位?
所以齊家只能選擇李曇。
陽谷,昌平,濟陰,這三個城池齊家或許是捨不得,但他們不得不讓,或讓出一個,或兩個,來換取李曇的活命機會。
只要李曇活著抵達青州城,他們有的是機會以李曇去號令諸侯,畢竟正德帝清醒的時候,最中意李曇為儲君的。
他們有的是機會借題發揮。
而秦鈞這邊,卻是不怎麼擔心他們借題發揮的。
陽谷,昌平,濟陰,三城只要有一個在手,只需在城裡駐紮大量兵馬,齊家人出兵的動向便會被秦鈞洞察得一清二楚,更有甚者,在齊家人剛出兵的時候,就能把他們截殺在半途中。
杜雲彤看著梨花帶雨的齊文心。
無論對秦鈞來講,還是對齊家人來講,李曇都有著能夠扭轉戰局的重要性,她不可能看齊文心哭得甚是可憐,就把李曇給放了。
除非她傻了,或者瘋了。
否則這種損己利人的事情,她才不會做。
齊文心一直跪著不起來,杜雲彤也不做坐著受著她的跪拜,陪齊文心蹲在地上,放柔了聲音勸慰著齊文心:“姐姐,你不說是什麼事情,我也沒辦法幫你啊。”
大家都是成年人,這個時代又不流行雷鋒那一套,稍微心軟一點,就能被人連皮帶骨頭一塊活吞了,姜皇後和先太子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姜皇後還有姜家人做後盾呢,其結果不也一樣?
人善被人欺的年代,容不得任何一個傻白甜。
許是哭累了,又許是杜雲彤的這句話說到了她心裡,齊文心微微抬起頭,眼底仍聚著淚花,顫聲道:“我實在是沒了法子,才來找姑娘的。”
“我但凡有一點出路,也絕不會來為難姑娘的。”
“姐姐這是哪裡話?”
杜雲彤見她神情終於略有些松動,一邊用手帕給齊文心擦著淚,一邊攙扶著她起來。
拉著齊文心一同坐在石凳上,杜雲彤道:“姐姐遇到了什麼為難事?”
說實在話,齊文心這個人,讓人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