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雲彤饒有興致地看著馬逐溪。

馬逐溪道:“我能寫得出治國策,便能寫得出反治國策的文章。”

上道。

跟她想的一樣。

自相矛盾雖然不是一個好法子, 但若是持盾之人並不知道如何完美地運用盾, 那便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法子了。

鄭勉盜用的治國策有多驚才絕豔,馬逐溪的反治國策便有多振聾發聵, 鄭勉開篇的驚豔, 不過是給馬逐溪當了墊腳石而已。

杜雲彤滿意點頭, 這才是能寫出治國策的人, 不是迂腐的書生, 不是死板的文人,是胸有丘壑的謀士,更是可寄萬裡的良臣。

“殿試尚有一段時日, 這段時間, 公子專心鑽研文章便是。”

杜雲彤道:“我會把公子安排在殿試那一日。到了那一日,便看公子的發揮了。”

天子腳下,出了這種冒名頂替之事,讓原本對世家大族多有不滿的寒門更會厭惡世家。

科舉是寒門唯一的晉升之路,如今連這條路都被世家用權勢堵上, 寒門再想要出人頭地,光耀門庭,除非先把橫在他們面前的世家除去, 才有可能實現心中報複。

這便是杜雲彤為秦鈞打算的, 用寒門之力,去拔除某些藏汙納垢徇私枉法的世家。

這條路,很多人走過, 女皇武則天便是個中翹楚,用寒門打壓關隴貴族,最終改朝換代,成了華夏史上的第一任女皇。

當然了,這條路也有利有弊,女皇就是有點用力過猛,在選拔出大量賢才的同時,也弄出了很多濫竽充數之人,後來李隆基上位,罷黜了不少官員。

有著女皇的前事之師,杜雲彤痛定思痛,覺得她堅決不能走女皇的老路,巨唐強盛,胡亂折騰也沒什麼,哪怕出了安史之亂,後期照樣能打到周圍異族跪著叫爸爸。

巨唐有資本折騰,大夏可沒這麼雄厚的財力物力。

大夏朝本就處於風雨飄搖的時期了,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要思慮再三的,如一艘破破爛爛的船,行駛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裡,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巨浪打來,這船還能不能撐得住。

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給船加固加固甲板,給帆打打補丁,剩餘的,便看秦鈞的超常發揮了。

秦鈞悍勇,從無敗績,但這個世界上,能夠左右戰局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比如糧食,比如軍費,這些都是秦鈞解決不了的。

抿了一口茶,杜雲彤看向面前的馬逐溪。

若是籌劃得當,馬逐溪被鄭勉冒名頂替的事情,能讓鄭家吐出不少糧食呢。

滎澤鄭氏佔據著中原之地,中原之地便是天下糧倉,以一州之力,支撐著大夏朝除卻姜度麾下的地區的所有地方的軍糧。

這也是鄭氏雖然在朝中身居高官的人不多,但在世家上仍然排得上號的最主要原因。

說起來杜雲彤挺心疼中原百姓的,因為扛著大夏朝糧倉的重任,所以根本沒有其他精力去發展經濟,導致中原之地雖處於大夏朝腹地,地勢平坦,沒有山脈,本是一個繁榮昌盛之所,偏偏給過成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貧困日子。

世人常道,江陵之地風水好,出高官大賢,真的是風水好嗎?杜雲彤覺得未必。

江陵繁榮,家家戶戶都上得起學,當地官員沒有糧食任務,商稅的壓力也不大,各項指標都容易完成的情況下,自然就會重視學子,以每年出的學子來提升自己業績了。

學習氛圍好,學子們若肯努力,透過童試鄉試並非難事。

一旦參加科舉進入朝堂,江陵的高官也會多加庇佑他們,高官大賢,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是中原之地,遠遠沒有這般好的運氣。

每家每戶都忙著種地,根本沒有銀錢去送孩子上學,官員們又扛著糧食重任,直接關繫到自己的官職考核,出一兩個學子,遠不如多一兩個壯丁種地,多産點糧食來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