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董青書也顧不上寒暄,匆忙請了個安,就把跟白師爺商量好的話跟孔德音說了一遍。孔德音聽罷甚是震驚,片刻也不敢耽擱,帶著董青書就進了宮,準備先將此事稟報給太皇太後。
誰知道剛趕到太皇太後的宣和殿,跪下話還沒說一句,乾陽殿那邊傳來訊息,說皇上上朝了!
原來李瑁趕在天明之前回到了宮內,他怕引起慌亂,當即換了龍袍,像往常一樣裝作沒事似的上起了朝。
等董青書跟文武百官跪在乾陽殿,聽李瑁在龍椅上說了一句“平身”時,他兩行老淚都流下來了。抬頭看著李瑁,他有種恍如隔世之感:天曉得這一晚上他都經歷了什麼。
那邊李瑁卻是憋了一肚子的怒火和擔憂,等退了朝,眾官員散去,他立刻把孔德音叫到跟前,怒道:“小小山寨的土匪,竟然還敢跟朕叫囂!反了他們了!把花武叫來,朕要清繳黑風寨!”
————————
半溪流水,千樹杏花,滿院春意盎然。
煜王府的荷花池畔擺了兩把竹椅,竹椅中間是個方形的竹案,上面擺著個翠綠的玉盤,裡面整整齊齊地碼著晶瑩剔透的藕粉糕、馬蹄酥、綠豆糕還有茯苓餅,旁邊是一碟新炒的瓜子 顆顆黑油油鮮亮亮的。
竹案旁邊是個單獨的茶臺,上面放著一整套茶具。坐在左邊竹椅上的女子正在悠閑地沖茶,她神情愉悅,彷彿很是享受眼前的春色和沏茶的樂趣。
右邊竹椅上的女子卻顯得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地把手放在瓜子盤上,也不拿起來吃,只是用手指劃拉著盤子裡的瓜子,兀自皺著眉頭出神。
這兩個女子模樣十分相似,沏茶的那一位看著三十歲出頭,比另外那女子大了不少。她雖然已近中年,但風韻猶存,眼中還有些少女的天真,不難看出年輕時也是個美人。
年齡較大的女子邊沏茶邊瞅了瞅身邊發呆的女子,叫了一聲:“晴兒。”
那年紀還輕的女子好似沒有聽見,只盯著池塘發呆。沏茶女子放下茶壺,伸手輕推了推她,聲音也提高了些:“花晴!”
花晴這才回過神來,眼神有些茫然地看著沏茶女子:“姐姐。”
那沏茶女子正是花晴的親姐姐花婉,比花晴大八歲,嫁給了四王李煜。李煜英年早逝,因此只留下了花婉一人。
花婉沏好一杯茶擺在花晴面前:“你說有急事找我,來了卻一句話也不說,只管呆望著池水,難道你到我這裡來,就是來發呆的?”
花晴輕嘆了口氣。
花婉道:“好了,別長籲短嘆的了,眼前這片好春光都要被你唏噓沒了。你和李瑢到底怎麼了,說出來我聽聽。”
花晴微有詫異地看著花婉道:“你怎麼知道我跟他吵架了?”
花婉微笑道:“能讓咱們晴丫頭唉聲嘆氣的人,除了他還能有誰?”
花晴臉上一紅,不承認卻也沒有否認,只是又不吭聲了。
花婉道:“你不說,我可回房睡午覺去了。”
花晴噘著嘴憋了片刻,接著就開始數落起李瑢擅自給秀紅贖身的事來。這下開啟了話匣子,連罵帶訴苦,直說了半個多時辰。
花婉聽得甚是認真,中間也不曾打斷她。
到最後花晴說得口幹舌燥才停了下來,短起面前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幾口,然後問花婉:“你說,是不是他不對?”
“若真像你說的那樣,那麼肯定是他不對。但這件事不出自於他自己的意思,所以他也沒有那麼錯。”
花晴急道:“做了就是做了!現在人都給接了出來,還是他在養,送也送不回去了!弄成現在這樣,不是他的錯,難道還是我的錯了嗎?”
“那你打算如何跟他算這筆賬呢?你自己都說不能送回去了,現下只能如此。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否則不是跟自己過不去麼?”
花晴知道花婉的話是有道理的,可偏偏咽不下這口氣。水汪汪的大眼睛轉了幾轉之後,竟然隱隱地閃起了淚光。
花婉看在眼裡,緩聲勸道:“李瑢是老實人,他除了醉心那幾本醫書,並不愛沾花惹草,這你比我更清楚。當年讓你嫁給父親的心腹,那樣一個年輕有為的英俊將軍你不嫁,非要嫁給李瑢。你說你就喜歡他,而他也一輩子都不會負你。……李瑢是你自己挑中的人,現在成了夫妻了,怎麼反而懷疑起他來?”
“他是很老實的,可那是以前,誰能保證人永遠都不會變呢?他以前從來不去青樓那種地方,現在不也去了?不但去了,還帶了個女人回來!”花晴不忿地說著,眼圈愈發紅了:“他或許真的只是替皇上辦事,並不喜歡那女子。可名義上那女人現在就是他的妾室了啊!我難受的是……難受的是……”
花晴聲音裡透著委屈和難過,哽咽道:“我難受的是從此我跟他之間,便再不只有我和他,而是多了個不相幹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