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

一大早,整個夏家院子都動了起來,打掃院子,整理犄角旮旯的凌亂,直幹到臨近中午老太太才叫了停,吩咐二房和三房去做飯。

“老三家的,將櫃子底下的油罐子拿出來,多放油,灶神爺喜歡。老二家的,去弄鹹菜,做個鹹菜炒雞蛋。”老太太洗了手,拿了鑰匙徑直開啟了櫃子的最上層,從中掏出一個油包,開啟來卻是一塊臘肉,“老大家的今天要回來,正好再做個葷菜,就齊全了。”

江氏跟羅氏嘟囔,“鹹菜炒雞蛋,齁鹹齁鹹的,可全留給老灶爺吃了!”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嫂,仔細被老灶爺聽到。”羅氏淡聲道。

江氏撇了撇嘴,“老灶爺忙著呢,那麼多人拜,他哪裡記得哪家是哪家。”卻到底不敢再說不吉利的話。

十一娘本要去幫羅氏燒火,羅氏笑著將女兒摁下,“只今日不用你們。”

十一娘看了腦海的記憶,知道老太太最敬神明,恨不得事事親自來之後,便心安理得的補覺去了。

待醒來時,外面竟出了太陽,懶洋洋的掛在半空。

八娘從外面進來,拿了涼手往她被窩裡鑽,“小懶蟲,太陽要曬到屁股了……”

“八姐,好冰!”十一娘一個激靈,抓著八孃的手出了被窩。

八娘嘻嘻笑,“懶丫頭,快起來,奶讓擺桌子吃飯了,今天有肉有雞蛋呢!”

“噢噢噢,雞蛋雞蛋!肉肉……”小十二從十一娘懷裡鑽出來,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八姐,吃肉吃蛋……”

八娘伸手將小十二抱到身邊,趕十一娘往炕裡躺,“八姐給我們小十二穿衣服嘍!”

打獵得的獵物被張大夫去鎮上置辦年貨時一併拿去處理了,皮子全部留下,肉留了一隻兔子的,其餘全賣了,還小的千文錢。

回來時,張大夫還聽著十一孃的拜託,買了幾斤棉花。

二孃、三娘手巧,兩個晚上給家人一人做了一個小小的皮甲出來,用粗布在外面包著,夾帶一點點棉花,薄薄的一層,透氣又保暖,幾個姐妹歡喜的跟什麼似的。

十一娘看的心酸,卻還要做孩子高興不已的模樣。

到底是皮甲太少,護得了上半身護不住下半身,護不住一雙腳。

她自己因每日都鍛鍊還好一些,小十二的一雙腳凍的都不能看了,疼的路都難走!十一娘想了一晚上,決定今日趁家裡人忙的時候,偷偷去山上,再打幾隻大的,好給家裡人一人做一雙鞋,用皮包在裡面,至少擋點寒,別叫腳凍的稀巴爛!

這個忙,指的是大房的迴歸!

“大伯、大伯孃還沒回來?”

八娘撇嘴,“瞧著吧,飯上桌,他們肯定進院子!”

老慣例,大房回來總能掐著點,堪堪在飯上桌的那會進家門。若在現代,還能說看著表進的門,在古代,她真的好奇大房是怎麼趕在飯點進的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