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知音知己
章節報錯
白楓回了院子,臉上的笑容消失殆盡。心裡沒有底,卻也還要裝作自信的模樣,也是十分累人的。婉顏鐘情於他?說真的,他自己都不相信,他看過那麼多的人情冷暖,演過那麼多的生離死別,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假意,他比誰都看得明白。
婉顏看他的眼神裡是贊賞,而看衛君銘的時候卻是難以割捨,他當然分辨得出了。
只是,他說的話也是半真半假的,婉顏在衛君銘身邊的確是太過危險,所謂越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反之也成立。看似安全的地方,實際上卻是危險重重,衛君銘就是這樣處處隱藏危險的安全地帶。
他可不能讓婉顏去冒這個險。
白楓通讀史書,對政史頗有看法,根據白楓的分析,宇文一族和衛君銘都在互相觀望,互相防備。誰都沒有必勝的籌碼,太後手裡有先皇遺脈,但是那孩子才不到兩個月,在這皇宮裡能不能平安長大還兩說。
只要有孩子在手,衛君銘就不敢反。但是孩子長得太慢了,宇文一族必須想到新的方法來鞏固政權。學呂後還是學武女王,都是未知的。
現在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但是早晚有一個沉不住氣的,而一旦發生沖突,婉顏就會變成眾矢之的,只怕衛君銘保護不好她。
到底是自己還不夠強大,區區一個戲子,如何能給她想要的?就算能帶她離開這裡,卻沒辦法幫她完成複仇的心願,難道真的要走那條十七年了都不曾去涉足的路嗎?
所謂路,只要能行人的,都叫路。只是有的路平坦廣闊,有的路布滿荊棘,而有的路,走過去便是另一種人生。
婉顏和幼煙的第一次應局,都十分順利,這也代表著二人已經是可以遞帖子的物件了。那些早就惦記著一睹格格芳容,享受皇家級待遇的人,早就迫不及待得遞上了自己的帖子,一時之間,兩位格格的風頭竟然蓋過了曼珠和畫羽。
於是整個六月,婉顏和幼煙忙的連見面的時間都沒有。
每個有名氣的妓女都有個大主顧。
像畫羽和曼珠那樣,總有那麼兩三個常客,始終如一心甘情願得給她們掏銀子。
婉顏的背後是那個在眾人眼裡身份神秘的墨銘,幼煙的背後則是劉尚書的獨子,劉文軒。
自第一日,見了幼煙彈奏琵琶,劉文軒便對她十分上心,每每與她一起談論音律,都會覺得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此,純真的少女和青澀的少年,有著共同的愛好的話題,知音知己便是如此。
劉文軒只有十六歲,不便時常出入青樓,好在劉尚書和靖安親王是故交,有意照拂幼煙,於是時常授意劉文軒請幼煙姑娘來府上彈琴奏曲,也就促成了二人的關系。
藍田也尊稱劉文軒一聲,劉公子。無論年紀大小,凡是能拿出銀子的,都是她百花樓的貴客。
每當劉文軒來遞帖子的時候,藍田都是親自來迎接的,然後叮囑幼煙一定要好生表現,別得罪了貴客。
畢竟那尚書府可是她百花樓的大主顧,劉尚書又是曼珠得常客,要是得罪了尚書府,那可是一下失去兩個貴客的。
實際上,婉顏去了尚書府,那劉大人和劉夫人只拿她當成是好友的孩子看待,往往一曲琵琶還沒彈完,就被劉夫人帶著去吃些糕點,或者去街上買些稀罕的物件,完全不拿她當外人看。
劉尚書的身份地位沒有衛君銘那樣紮眼,說白了,他只是個給朝廷辦事的,權勢遠不及宇文一家,是以宇文家也沒將他看作是特別的威脅,畢竟還有衛君銘這個大威脅的存在,將宇文一家的注意力都牽制住了。
但是劉尚書也不能幫幼煙贖身,一是忌憚宇文太後,怕連累整個尚書府。
二是,衛君銘也和他打過招呼,現在不能有任何的舉動,以免打草驚蛇,謀害先皇的事件剛過去一個多月,可不是能掉以輕心的時候,宇文太後的眼睛還是盯著靖安王府流落在外的兩個格格的,齊氏的血脈對宇文一族來說到底還是威脅。
劉夫人只有劉文軒一個孩子,所以看到年僅十三水靈可人的幼煙時,心裡有著說不出的疼愛。心疼這孩子年紀小小就遭此變故,更是喜愛幼煙溫婉端重的性格,雖然年少,卻有著大家之風。
尤其是,劉夫人在沒出閣之前和李側妃是閨中好友,是以,自從幼煙來到府上,就一直將幼煙看作是自己的孩子那般,給她辦置衣物首飾,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將母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幼煙在百花樓裡冷著一張小臉,唯有到了尚書府時,才會真心露出笑容來,那聲“劉伯父,劉伯母,文軒哥哥”,充滿溫馨,四人常常一同用膳,好似一家人。
幼煙到底是年幼,心事沒有婉顏那樣重,且又不知道世子已逝的訊息,所以單純得從心底裡喜歡劉尚書一家,對劉文軒更是抱有前所未有的愛慕之情。
但是也不能每天都只去尚書府上應局,其他的時候,幼煙只管板著臉彈琵琶,因為她王府出身的身份,身後又有劉尚書,是以沒人敢說個不字,但凡來請幼煙的,也都是聽聞幼煙一手琵琶驚為天人,想見識一下世間難得的天籟之音。
對於幼煙而言,日子也算是有所期待了,她每天最期待的有三件事情。
一是能和婉顏相見,二是去劉尚書府上應局,三是每天起床時會收到驚喜。
每天起床的時候,如果沒有接到去劉尚書府上的帖子,那麼就會收到劉文軒的手劄。
手劄上往往是首小詩,或者是劉文軒的幾句閑話。
就像昨個,手紮上寫的是,“夜聞蛙蟲齊鳴,如琴瑟和睦,便思卿。”
前日則是,“燕低飛,將有雨,勿忘傘,多加衣。”
今日一早,幼煙一起床就語帶興奮得問道:“花靈,花靈!文軒哥哥今日可有送來帖子或是手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