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腹的龍吟漸弱,王仙芝握著慕容雪的手從地脈中浮出。她頸間的龍鱗胎記泛著溫潤的光,與他掌心的星砂紋路完美契合。遠處傳來雪崩的轟鳴,那是李逸塵的麒麟血在重塑龍脈。

“黃巢的義軍已拿下荊州。“慕容雪將染血的絹帕按在肩頭傷口,玉簪上的鳳凰尾羽簌簌顫動,“他還在白帝城立了九曜星壇。“

王仙芝的長生劍突然發出嗡鳴,劍鞘上的北斗七星紋與南方天際的異象產生共鳴。他望著劍身上浮現的魚玄機字跡,喉間泛起苦澀:“她說過,黃巢是應運之人......“

慕容雪突然按住他握劍的手,墨玉羅盤在掌心泛著血光:“這是襄陽斥候的密報。“她遞過的帛書邊緣滲著暗褐色血漬,斷箭上的“平盧“銘文刺得王仙芝眼眶生疼——那分明是安祿山舊部的制式。

“張巡......“王仙芝的聲音沙啞,指腹撫過帛書上的焦痕,“他用八百忠魂的血祭旗?“他猛然抬頭,看見慕容雪羅盤上浮現的星壇影像——壇中供奉的牌位赫然刻著“大燕皇帝安祿山“。

血色殘陽將大明宮的飛簷剪影投在丹墀上,彷彿巨龍張開的利齒。含元殿的琉璃瓦映著詭異的青紫色,那是日蝕前獨有的天光。

大明宮殿內,朱溫微微顫抖著跪在丹墀下,聽著龍椅上皇帝李柷咳嗽聲裡夾雜的龍鳴。他袖口藏著的龍鱗正在發燙,那是昨夜丹爐噴發時嵌入皮肉的回應。

“驃騎將軍以為如何?“李柷的聲音帶著金屬顫音,龍紋鎏金香爐裡飄出的煙霧凝成突厥狼首。

朱溫急俯伏在地,指甲無意識地刮擦朝服袖口,露出內裡繡著的“九淵化龍“暗紋。“臣請為陛下分憂。“他抬頭時,眼角的龍紋一閃而過,“願持節招安,以觀其變。“

退朝的鐘聲撞碎在大明宮飛簷上,朱溫的皂靴碾碎了御道上的星砂。他的目光掃過宮牆陰影裡的銅人俑,那些本應靜止的雕像此刻正以詭異的角度轉動眼珠——就像當年安祿山府邸的機關傀儡。朱溫嘴角自然上揚著詭異陰笑。

朱雀門外,三十輛裝滿陌刀篷車正在如冰晨光中凝結霜花。車轅上的銅鈴突然響起,與朱溫袖中龍鱗發出的震顫形成共振。趕車的崑崙奴掀開氈簾,露出後頸新烙的龍紋刺青,與安祿山的狼首圖騰重疊。

“將軍,襄陽急報。“副將遞上的文書還帶著漢水的潮氣。朱溫展開時,卻看到魚玄機的字跡突然在紙上游走:“朱溫,你可還記得范陽節度使府的地窖?“

他的瞳孔驟然收縮,指節捏得發白。文書邊角印著的“永王“硃批正在融化,露出底下的吐蕃咒文。遠處含元殿的琉璃瓦突然迸裂,碎片在空中凝成吐蕃贊普的面容。

“告訴信使,襄陽軍餉改用玄鐵押解。“朱溫將文書投入火盆,看著火焰中浮現的龍鱗紋路,“再派人去崑崙山,確認李逸塵和魚玄機的傷勢。“

太極宮深處,李柷正在擦拭那柄染血的魚腸劍。劍刃映出的竟是黃巢的狂笑面容,他猛然握緊劍柄,龍紋護手突然刺入掌心。鮮血滴在《大衍曆》上,將“日蝕“二字染成妖異的紫色。

“陛下,吐蕃使臣求見。“宦官的通報聲裡帶著顫音。李柷抬頭時,看見使臣捧著的金盒中,狼首令牌正在與魚腸劍共鳴。

王仙芝突然按住心口,長生劍嗡鳴著指向南方。劍身上的魚玄機字跡突然全部亮起:“他不是黃巢。“他望著荊州方向翻湧的血雲,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睢陽見過的義軍領袖——那個總戴著斗笠的漢子後頸有塊銅錢大的疤痕,而密報中提到的“黃巢“脖頸光滑如嬰孩。

“慕容姑娘,“他的聲音發顫,“能否借你星砂一用?“他解開衣釦,露出心口處與慕容雪胎記對應的星砂紋路,“我要親自去白帝城。“

慕容雪的凌霄劍突然插入石縫,整座祁連山為之震顫。“帶上這個。“她扯斷頸間的龍鱗掛墜,塞進王仙芝掌心,“若遇危險,捏碎它。”

此刻,長安皇城的飛簷投下龍形陰影,脊骨微微拱起的朱溫鬼魅般站在陰影中,望著南方天際的血色雲氣。他的指甲已變成龍爪,正無意識地抓撓著腰間的九淵印。一場席捲天下的魔龍劫,正隨著日蝕的臨近悄然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