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3)(第2/8頁)
章節報錯
“可不是就說你這個鳳辣子做了國舅爺夫人,就不來我這裡了。你要是真賴著不走,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就怕到時候璉兒捨不得,要跑到我這裡要人呢!”
兩姑侄說笑著進了屋,薛寶釵十分有眼色的扶了王夫人。等幾人坐定,王夫人拍了拍薛寶釵的手,一臉慈祥的說道:
“寶釵長大了,眼看著就要嫁人了,等娘娘省親的時候,我定要稟明娘娘,為寶丫頭尋一個好人家。”
薛姨媽聽了喜笑顏開,又有些擔憂道:
“如此會不會太麻煩娘娘?”
王夫人但笑不語,王熙鳳快嘴道:
“這有什麼麻煩不麻煩,不說咱們自家親戚,妹妹這樣好的人品相貌,又得過大公主的賞賜,多少人家搶著要呢!有娘娘這樣的貴重人兒過問,咱們也才好優中選優。”
王熙鳳這話即誇了薛寶釵,又拍了王夫人與賈元春的馬屁,薛姨媽心情舒暢,王夫人也微微點頭。
薛寶釵面上一副羞澀的樣子,心裡登登跳了兩下,又想起警幻說過的賈元春可能會賜婚的事情,尋思著那一僧一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把事情搞定。
“只是可憐了我那蟠兄弟,妹妹出嫁的時候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提起薛蟠,薛姨媽臉上的笑容微微收了收,王熙鳳做出失言的樣子,打了兩下嘴巴,告罪道:
“瞧我這張嘴,如今娘娘省親是好事,說不得蟠兄弟也會沾光,早點回來呢。”
薛寶釵微微眯了眯眼,薛姨媽的眼睛卻亮了,只是還不等她多問,王熙鳳就又把話題扯到了貴妃省親上。
提到了省親,自然就會提到即將要修建的省親別墅。王夫人也不直接提借錢,只是收齊了笑臉,做出滿是愁苦的樣子,唉聲嘆氣。
薛姨媽看姐姐這個樣子,心中擔憂,便主動問道:
“可是這園子有什麼問題?”
薛寶釵嘴角一抽,想叉開話已經來不及,王夫人只搖頭不說話,王熙鳳快人快語到;
“貴妃省親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咱們蓋著園子自是要傾盡全力的,只是……”
王熙鳳一付為難的樣子,薛寶釵看著兩人做戲,不動聲色,薛姨媽卻很給面子的捧場道:
“只是什麼?”
王熙鳳看看王夫人,一咬牙,做出一副下定決心的模樣,說道:
“咱們自家娘們兒,也不怕姑媽笑話,今日我說與姑媽聽,只求姑媽別說出去。”
薛姨媽點點頭,王熙鳳說道:
“皆因蓋園子耗費巨大,這銀子老太太拿出來了一部分,我們兩房出一部分,連東府也出了錢,可主要還是公中。我與大姑姑雖然管著家,可這家裡襲爵的畢竟是我公爹,我公爹是什麼樣子,您也知道。我那繼母,又不是大家出身,平日裡燒個水都嫌柴禾貴,如今要在公中拿出這麼大一筆錢,自然不願意。又是個不著四六的,我與大姑姑想著和她鬧起來不好看,又不願意老太太費神,只能減少公中的支出,想辦法籌些銀子,好歹把園子蓋起來。“
“省親本是極為榮耀的事情,處處不可怠慢,縱使我們已經想盡辦法也是杯水車薪。本來只要省親完畢,娘娘自會有賞賜下來。那公中的錢財自然也會補回去,可本是一家子,那又是我的長輩,鬧得不好看了誰也沒臉,我與大姑姑也只能盡自己所能,自己想辦法,如今正為這事發愁呢!”
王熙鳳說完,趁著端起茶杯喝水的間隙不著痕跡的觀察薛家母女的表情。看薛姨媽疑惑不平,薛寶釵搖頭嘆息。嘴角微微上挑,與王夫人互相是了個眼色。
“你那婆婆未免太不識大局。”
薛姨媽聽了王熙鳳的訴苦,一時十分心疼自己侄女,又想著姐姐與侄女雖然能相互照撫,這鐘鼎之家的當家卻是真不好做。
薛寶釵在一旁觀察著薛姨媽情緒的變化,知道接下來王熙鳳兩人必定會忽悠著薛姨媽拿錢,而重感情的薛姨媽自然不會看著姐姐與侄女作難,必定會出手相助。她一邊看戲看的不亦樂乎,一邊心中冷笑。
邢夫人的確小家子氣且和王熙鳳關系不好,可二房管家,財政大權根本不在大房手裡,公中出多少錢,只怕邢夫人想管也插不上嘴。不管怎麼說,邢夫人畢竟是長輩,王熙鳳就這麼把鍋甩到長輩頭上,且面不改色,心性人品固然過不去,可王夫人的教導栽培也功不可沒。
“那……可是缺的太多?”
薛寶釵由著薛姨媽問出口,絲毫沒有阻止薛姨媽把錢借出去的意思。雖然被丈夫保護的太好而心思單純,但能做皇商薛家的當家夫人,薛姨媽也不是一點成算都沒有的。反正錢她已經準備好了,借給這姑侄倆也不過是物歸原主罷了。她一點都不心疼,只不過不知道日後王夫人發現自己的私庫裡少了一筆錢,會不會氣的發瘋。
“我已經讓璉兒去求姑老爺了,只希望姑老爺念在親戚的份上,能幫上一把。只是盡管這樣,也還差上幾十萬兩呢!你說這麼大的數目,我們娘兒倆怎麼去籌集?大老爺不管事,我們老爺又一向清廉……”
王夫人說著,眼圈就有些發紅,王熙鳳在一旁連忙勸了幾句。兩人決口不提想薛姨媽借錢,一番苦肉計施展的倒是巧妙。
薛寶釵也幫著勸了幾句,心中卻連連冷笑。幾十萬兩,這王夫人也真開的了口,要知道,就算是薛寶釵接手後的薛家,各種店鋪莊子的總收入一年也不過百萬,其中還包括各種周轉資金和底下人的花費,真正的純收入,能有四五分之一就是好年景了。這幾十萬兩下去,薛家自己走轉不開,恐怕連著幾年的生意都要白做了。也幸虧是知道這人的貪婪,不然當初自己也不會從她的私庫拿出三十萬兩。
薛姨媽念著親情,看看流淚的王夫人,又看看自家女兒。幾十萬兩雖然不是個小數目,但自家還是拿的出來的。況且姐姐也說了,等省親結束,娘娘的賞賜下來,自然會有錢財補回來。又想起姑侄倆進門說的,請娘娘給自家女兒看人家的事情,再想想遠在南邊還在吃苦的兒子……若是拿出幾十萬兩銀子,能安排好這一雙兒女,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