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利慾薰心

第二天,她如約來到某某酒店,和牛芬單獨會面商談。而且她是一個人來的,她沒讓石寶跟著,她讓石寶乘著現在有些時間,到各位老員工家裡去走訪走訪,問好問好,也給他們拜個晚年。

牛芬也是一個人來的,不知她是用什麼法子把牛斯安頓在家裡的。兩個人找了一個雅間,坐下來開始傾心而談。

談了一會,碧蓮便發覺牛芬對所談的事似乎都已胸有成竹,而且好似都提前列好了條條框框似的。更讓碧蓮意想不到、措手不及的是,牛芬竟然提出,“蓮寶公司”的所有財産應當算作整個家庭的共有財産。她還振振有詞地講出許多的理由,列舉了一些法律條文。說碧蓮和石寶都是牛家的一個成員,石寶的戶籍就是以牛家養子的身份登記的。所以他們擁有的所有財産,首先都應當歸牛家所有。牛芬還堅持認為,在碧蓮和石寶初創事業之時,所有的資金都是從她牛家拿的。她根本就不相信,象碧蓮和石寶這樣兩個無親無友、一對四處流浪的男女會有什麼積蓄和存款,能活下去就是萬幸了。

碧蓮開始還努力向牛芬解釋,但是,當她的解釋全被牛芬當做無理狡辯之後,她的內心陷入一種極大的悲哀之中。她不會計較金錢上的得失,但是她不能不計較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她不能讓牛芬說她是依靠花言巧語騙取了方阿姨和牛伯伯的同情和憐憫,又自認什麼幹女兒,從方阿姨那裡騙取了他們辛辛苦苦攢下的養老錢,從而才實現了自己的野心。

最後,牛芬向碧蓮提出了強迫性的要求:

第一,立即支付給她二百萬元現金,做為對他們家的經濟賠償。

第二,“蓮寶公司”要以家庭五個成員的股份進行股權分割,以後按每個成員所佔股份的多少進行利潤分紅。

第三,兒童福利醫院的院長一職由她擔任,方阿姨做名譽院長,不經她的同意不能幹涉醫院的所有事務。

第四,白蓮和石寶今後斷絕和牛家的一切關系。石寶一月內遷出牛家的戶籍冊。

牛芬還警告碧蓮,如果一週內不按她的要求做,她將訴諸法律,以討還公道。並向各大新聞媒體揭露碧蓮和石寶不明不白來歷不明的可疑身份,和四處流浪無家可歸的悲慘經歷。

面對牛芬提出的苛刻條件,碧蓮感到傷痛無比。頭一條經濟賠償還可以接受,但是後幾條她卻難以接受。。第二條公司以家庭五個成員進行股權分割,那麼碧蓮和石寶只能佔兩份,牛芬方阿姨和牛伯伯他們佔三份。牛芬下一步將會以她們家庭成員佔股份額大為名,將公司整個操控住。碧蓮和石寶將會很快被她完全地逐出整個公司。第三條,要牛芬做兒童福利醫院的院長,單從近幾日牛芬所表露出的品性,碧蓮就不能放心讓她做院長。更何況她還提出的不經她的同意方阿姨不能幹涉醫院的所有事務,這更顯露出她今後對醫院管理準備獨斷專行的本性。要是讓她當了院長,那今後的兒童福利醫院將會變成什麼樣的醫院呀。而第四條更是讓碧蓮難以接受,要她和石寶斷絕和方阿姨家的一切關系,這就意味著他們將要失去他們現今世上最親最近的人。這比要他們失去所有的財産更令她傷心。親情是再多的金錢和財物都買換不來的呀!而且她還堅信,方阿姨和牛伯伯也絕不會同意的,在這幾年當中,二位老人對他倆的關懷已超過了對牛芬的關心。二老早已把他倆當做了自己的兒女。而且碧蓮已深切地感受到,自從她生活到他們家後,他們對海外的女兒就很少牽掛了,有時在節日裡也會忘記問候。他們怎麼能夠失去碧蓮這個女兒呢?更何況在近段時間裡,碧蓮很明顯地發現,兩位老人對牛芬已大失所望。甚至有了很大的厭煩。這些並不單單只是思想觀念上的差異,而是一種人性道德本質上的轉變所導致的結果。他們肯定比碧蓮更能看清了解牛芬這些年的變化。他們或許早就看出牛芬的所有謀算了,也發現了這個女兒與他們已經拉遠了很大很大的遙遠無邊的距離。

碧蓮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家後,等石寶一回來,就把和牛芬會談的全部經過向石寶講述了一遍。她感到很欣慰很高興的是,石寶聽後並沒有被這些不合乎情理的要求所激怒,他很沉著地聽完的碧蓮的講述後,沉思了一會,看著碧蓮問她打算怎麼辦。只這一點,就令碧蓮感到溫暖和幸福。她覺得,石寶已經完全地成熟了,也通達了很多。似乎他早就有了失去一切的心理準備,而能夠承受這種巨變本身也是一種成功和收獲呀!

碧蓮輕輕地告訴石寶說:“我考慮了,如果不按她的要求做,她就會揹著方阿姨和牛伯伯向法院起訴我們,無論她起訴的理由動機如何結果如何,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最終受傷的只有我倆和兩位老人。眾口鑠金,我倆都有過痛苦的經歷和苦難的身世,而且到至今身份也都不明不白。如果被她惡毒地捅了出去,即便她敗訴,一時得不到她想得到的,我們的人身和事業很快便會被世人毀壞。我們也會失去一切,而且是身敗名裂無影無蹤地失去。如此兩敗俱傷,又弄的訴諸公堂,還不如光明正大地給她,這樣在我們心理上也坦蕩安然很多,算是對方阿姨和牛伯伯的一點報答了。你再考慮一下,這樣合適不合適?”

石寶靜靜地聽碧蓮說完,說道:“既然她非要這樣不可,我們也只有這樣辦了。一切都為方阿姨和牛伯伯,失去多少東西也值得。但是那一條讓我們和方阿姨牛伯伯斷絕一切關系,這也太不近情理了吧?其它的都好說,這條我看不能答應她。”

碧蓮見石寶對她的意見都這麼支援,心裡感到很寬慰。她贊賞地看著石寶說道:“我對她這一條要求也堅決不同意。我準備再和她溝通溝通,這一切還不能讓二老知道,包括兒童醫院的事。我真擔心讓她當了醫院的院長,她會變相亂收費的,這樣一來,不但許多貧困兒童看不起病,我們最初成立的性質也會改變。我們會受到人民的指責和謾罵的。這不但對我們人身不利,對我們公司的聲譽也極為不利,還會直接影響産品的生産和銷售。不知為什麼,她已經在美國結婚定居,為什麼還要做這個醫院的院長呢?難道她不打算回美國了嗎?真不明白她在美國到底是怎麼生活的?”

碧蓮和牛芬又溝通了幾次,牛芬終於答應,可以讓她和石寶與二老保持親情關系。但是她規定,在她沒有回美國之前,不允許他倆再到她家去看方阿姨和牛伯伯。她不能打電話或用其它方式與兩位老人聯系,更不能洩露給兩位老人他們之間的交易。但是,關於兒童福利醫院院長一職,牛芬是堅決要當。在碧蓮多次質疑說她馬上要回美國生活,怎麼能遠距離管理醫院時,牛芬最後吐露了她的心聲。原來她已不打算長期在美國生活了,她要回家度過她的後半生,在國外生活的太艱辛太苦悶太不隨人意了。

碧蓮最終只得同意了牛芬的這些要求,因為她和石寶完全處在被動之中。他們覺得與牛芬爭來爭去,根本沒什麼可反抗的理由,更沒有什麼可抗拒的價值。他們認為無論怎麼說,他們之間畢竟還是有牽連的“一家人。”金錢和財富轉換到誰手中,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仁義和親情保留下來,就值得慶幸了。

三天後,他們之間就開始按談判好的各條實行了,碧蓮一次性支付給牛芬二百萬元經濟補償費。牛芬帶著方阿姨和牛伯伯的身份證和碧蓮石寶一起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變更了公司的股權。由當初白蓮和石寶兩人變更成了五人。各人佔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現在,碧蓮早就悄悄地到派出所戶籍室裡重新補辦了身份證,並把她的名字改成了“白蓮。”碧蓮又親自帶上牛芬到兒童福利醫院,當著全院職工人員的面,宣佈牛芬代替方阿姨為本醫院的院長,方阿姨由於身體原因,只做為名譽院長,不再管理醫院的所有事務。牛芬立下保證,不再以任何理由起訴碧蓮和石寶,並為二人保守應當保守的秘密,不做損害公司利益的事,不在醫院做損害患者利益的事。

牛芬輕易地得到了她所得到的一切,而碧蓮和石寶只得到了牛芬的一些承諾,並得到了保持和方阿姨牛伯伯的親情關系。就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親情關系,卻成了他倆獲得的珍寶。

牛芬做了醫院的院長後,果然對兒童福利醫院進行了大變動。她立即把小夏和許多正直的醫護人員全部以不服從管理的名義開除,又馬上從社會上聘請一些毫無醫德的無良遊醫。除了名義上給幾個貧困兒童免費治療一些疾病外,所有來醫院就診的患者,都要正常收費。她把醫院的每個科室都進行了分隔,每個科室主管都下發有月指標。完不成每月的指標額度,從基本工資裡扣。完成了額度,按超出額度的錢數分成。各個科室的醫生為了多收錢,對病人進行各種名目的盤剝和宰割。隨便一個小病,進了醫院,就要做好多項的儀器檢查和化驗。頭痛發熱感冒咳嗽都要抽血化驗,做腦電波心電圖等檢查。小病三五百,大病三五千,重病三五萬,否則就別想從醫院裡出來。很多病人一進去,不被宰割幾遍想出院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