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本置於訊號鐵塔頂端的雷達訊號收發轉發器安置在烽火臺頂端。

如此的烽火臺既可以駐兵瞭望,又能充當訊號器的塔基,一舉兩得不說,最主要的還是節省鋼材。

而且用於修建烽火臺的石料幾乎可以就地取材,紅山堡的工人們只需要帶足了融石劑與穩定劑即可。施工難度大大的得到了降低。

故而紅姬離開雖然才僅僅離開了兩個月的時間,紅山堡原本的三座塔基已經發展到了十座,由此融合的塔基區域網幾乎覆蓋了整個紅山域的東北山域。

紅山堡在不斷完善塔基區域網的同時,大批的自代郡湧入了紅山域的難民也給紅山堡提供了大量的新鮮血液。

紅山堡自難民中挑選出了大批的精壯勞動力以及年輕的女性,孩子。

此時紅山堡內部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一萬。

有了充足的勞動力,紅山堡的發展速度空前,紅山堡主堡通往三個邊境關隘的主路已經修建完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連帶著大量的軍用、民用配套設施也得了到完善。

逃難進入紅山域的代郡難民,說白了全都是因為被逼無奈,若非是代郡內部的逃奴勢力肆虐猖狂,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有傳言,逃奴勢力中最為暴虐的一支,首領自稱食人王,他們那支逃奴勢力習慣性的拿活人當口糧。他們也不會選擇背井離鄉的逃入紅山域。

然而最開始的被逼無奈,等到那些被選中的難民真的進入了紅山堡後他們才是發現,加入紅山堡簡直是他們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初入紅山堡,一切對於那些代郡難民而言都是那麼的震撼且新鮮。

守衛森嚴的邊境關隘,全副武裝的紅山衛兵給人以一種濃濃的安全感。

想著有這樣的天險關隘和精銳計程車卒,逃奴勢力萬萬不可能也不敢來進犯紅山堡。

加入了紅山堡他們至少在安全上面不需擔心。

當然了加入紅山堡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

這些被選中的代郡難民進入後山堡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先進行體檢,紅山堡對於選拔的新人們有著嚴格的身體要求。

被選中的難民必須四肢健全,身體上無明顯的殘疾。

體質上紅山堡倒是要求不高,畢竟這個時代的底層百姓身體普遍孱弱,只要他們的體內沒有什麼嚴重的暗疾,在紅山堡內修養聲息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漸漸強壯起來。

但有一點,被選中的難民體內一定不能攜帶任何的傳染性病毒。一旦發現,即刻驅離。

紅山堡檢測傳染病毒的手段自然是透過抽血化驗,這裡值得一提的時,除了體內被檢測出感染性病毒的難民會被立刻驅除外。

經過了重重的嚴格檢查最終被選入紅山堡的難民們每個人都被分發了新的棉服。

正所謂皇帝不差餓兵,為了能夠儘可能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這些勞動力,紅山堡方面也十分有必要保證這些新人的基礎物質供應。

如今的紅山堡已經度過了發展最初那種需要不斷的透支壓榨底層勞動力潛力的階段了。

代郡局勢糜爛,紅山堡方面也沒少暗中出手,東進西出,囤積了大量的糧草物資。

這些糧草物資如今全部被紅山堡用來招兵買馬了。

新加入紅山堡的難民首先就要學習紅山堡內的規矩,紅山堡內的法度森嚴,一些嚴重錯誤幾乎是犯之必死。

這些代郡最底層的難民們最是老實巴交,往日裡早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這一次若非是代郡內部局勢實在太過糜爛,他們留在代郡那裡根本沒有活路。他們也不會選擇去做那逃民的。

要知道各諸侯國對於人口的管制極為嚴格,底層百姓絕對不能私自離開自己的戶籍地的。

一旦被發現即刻被貶為奴籍。

人口在這個時代是一種極其寶貴的戰略資源。

這些自代郡逃入紅山域的難民們嚴格說來已經沒有了退路,紅山堡是目前他們唯一的選擇。

故而哪怕紅山堡的律法再怎麼森嚴殘酷,他們也只能默默選擇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