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玄和佑寧去逛廟會的同時,他們的學生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孟家。

孟懷剛要問父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事情,就見母親從外面走了進來。

“孩他爹,孩他爹,我剛剛在路上碰到王家嫂子了,她家的豆豆大後天就要結婚了,你沒事的話,明天就去幫忙,我明天上午也要過去。

香兒,你也跟娘一起過去。

懷兒,你明天中午也過去,在那邊吃飯!”

“好吧!”

“對了孩他爹,明天過去的時候,你把桌子凳子都帶上,別讓人家叫。

記得咱們懷兒出生的時候,人家王含可都是桌子椅子自己帶的!”

“知道!知道!不會忘的!”

“還有,記得咱們當年結婚的時候,他給咱家搭了一百文的情,你也別忘了,免得人家說咱們不會做人!”

“這個你放心,我和王含可是一起玩到大的,這點肯定不會忘!”

孟母聞言,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看向女兒兒子,“懷兒,香兒,你們年齡也到了,把這些人情都記上,將來記得還。”

聽到這話,香兒好奇問道:“娘,那我將來嫁出去了,也要回來還?”

“當然!你嫁出去的時候人家還給你搭人情呢,你不得回來還一次?

不過也就這一次,等我們這一代老了,去世了,你再過來一次,也就算是徹底了結了。

不過你哥這邊還得繼續,他和你那王叔家的寬子可還是同輩人。”

“哦,知道了!”

見母親如此行為,邊上的孟懷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

以前,他老聽這些,並且老覺得母親算計的太清楚,把誰家給他家幫了忙,誰家給他家搭了情,都算的清清楚楚,一分不少,一文不多。

所以他老是覺得母親太過計較。

但是此時,回想起夫子的講述,他才明白,這確實是應該的。

畢竟只有算計的清楚,這樣才能長長久久。不然今天你吃虧了,明天我吃虧了,這項互幫互助的行動總會維持不下去的。

不過為了徹底確認心中的想法,他還是開口問道:

“娘,你知道咱們這一片,誰家的名聲最好嗎?”

“誰家的名聲最好?”

“是這樣的,今天我們夫子給我們講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事情,說咱們普通人的善惡其實已經報了,我想打聽打聽。”

“夫子講的?讓我想一想!”

“對了,夫子說得病和遭賊這一類都不算,就說一說你們平時給誰幫忙,不給誰幫忙的問題。”

“這個啊,還真有!

剛剛咱們說的那個王含,你王叔,你知道吧?他當年就很熱心,到處幫人忙,只要誰家有需要,基本都能叫來。

這不,現在他家女兒結婚還有好幾天,我們知道的就直接過去了。

還有一個,你爹有個乾女兒,你知道吧?就是你圓圓姐。

其實是當年你圓圓姐還小的時候,掉到河裡了,被你爹給救上來了,然後她就認了你爹做做爹,每年逢年過節的都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