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青字輩即將增添新的人口,蓮湖島上上下下都鬆了一口氣,不再沉浸在之前的悲痛中。

此後沒多久,島嶼上的族人就都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他們該修習法術的修習法術;該煉丹煉器的煉丹煉器;該種植靈藥靈草的種植靈藥靈草;該改良農作物的改良農作物;該發展算術的發展算術……

而陳青玄五兄妹呢,則是依舊在豐登谷中練習著法術。

不過因為上次家族採購回來的大多是火行法術,所以他們就將練習的重心放在了火行法術上。

練習法術的同時,他們對農作物方面的改良也沒有閒著,依舊在一點一點的探索著其中的奧秘。

他們有種強烈的預感,一旦攻破了其中的奧秘,那麼凡俗農作物的改良工作就會效果大增,到時候別說是一個月改良出一種了,就是三天一種,甚至一天一種,都只是區區小事。

轉眼間,春去冬來,花開花落,時間已然來到了兩年以後。

這天。

景南城。

算術研究院。

陳青雪放下手中的水筆,看著紙面上繁複卻又井然有序的符號,喃喃自語道:“所以說,這個祖氏原理還真是對的!”

“應該就是對的!我們推導了很多遍,也反反覆覆檢查了好幾十次,結果都是一樣的,沒變!”

邊上,同在“最優天才班”的陳青林點頭回道。

而他的話音剛落,周圍幾個同在一起研究算術的同伴也連忙應和。

“隊長,應該沒錯了!”

“咱們用新式算術符號驗證過好幾遍,而且推理過程也很嚴密,應該不會出問題的。”

原來,就在之前,幾人在讀《新式九章算術》的時候,發現祖𣈶在求球體積時,使用一個原理:即“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

此原理倒不難理解,但是呢,書中卻沒有這個原理的詳細論證。

這並不奇怪,因為過去的算術典籍都是如此記載的。

就比如大名鼎鼎的“勾股定理”,幾乎沒有幾本書上會記載此定理的證明過程。它們大都只是記載著“勾三股四弦五”,“勾六股八弦十”這樣的具體例子。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計算,這種現象是不是一種特例,是不是永遠是對的,上面都沒有明說。只是這樣用了而已。

至於那寥寥幾本有證明過程的,也只是簡簡單單的論述了一下而已。

或許在之前,這種簡單的論述還可以,但是陳氏這邊已經全力發展算術將近八年了,五族算在一起,二十多萬人口,全力發展,早就將之前的算術體系給淘汰了,構建出了一套更為嚴密的算術體系。

在這個新的算術體系中,除了少數幾個顯而易見、不問可知的條件以外,其他一切原理都需要有嚴格的證明。

而且還是在那幾個顯而易見條件的基礎上來證明。

如此一來,效果很快顯現了出來,此時不僅算術體系簡潔明瞭,而且只要之前提到的那幾個基礎條件不出問題,推理過程也絕對正確,那麼之後的所有算術原理和推論都可以直接用,而不需要懷疑其真假。

如此,可謂是大大減少了中間的學習成本,也大大加強了算學的發展。

而更加強大、更加紮實的算學,也代表著蓮湖島陳氏的陣法水平可以更上一層樓。

如此,轟轟烈烈的改制行動便徹底開始了。

由以陳古廷為首的頂級算學專家將之前典籍上出現過的所有原理和定理全部整理出來,然後分發給各位研究員,由研究員進行論證。論證完後,經過會審,如果沒問題,就可以將其登記在舉全族之力編纂的新式算學書——《算學基礎》上面。

而不出意外,這本《算學基礎》也將是南域五族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最廣為流傳的經典著作。

其中,更讓人熱血沸騰的是,書籍中,所以條目定理原理的相關論述人、稽核人,也都將在書本上一一署名。

如此名揚千古的好事,怎麼能不讓研究院內的研究員們激情滿懷。

甚至,如果不是有著陳古廷這位修仙者坐鎮,院內的這些研究員們都能打起來。

而陳青雪她們這些“少年天才”呢,也不例外,她們被分了一個名為“祖氏原理”的論證題目。

很顯然,經過半個多月的奮戰,直到今天,她們終於將其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