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既然不是太后的孩子。

而那早夭的小公主才是,便說明大雍皇室之中已經沒有太后的血脈。

唯有那丘林部的南星公子,身上還流著太后的血。

“北蠻質子,一向是由鴻臚寺慣著。我命手下查了鴻臚寺的記載,當年北蠻質子在京城時,醉心過幾年佛法。”

這些無傷大雅的日常記載並未被銷燬。

齊詡話音落下,高氏露出恍然之色。

“當時京中有兩座山頗有名望,一是臣婦祖父修行所在的仙台山,二是萬壽寺所在的靈蘊山。先皇向道,每每站後歸京總會在仙台山小住幾日,與臣婦的祖父論道。太后娘娘則喜研佛法,先皇出征後,常去靈蘊山上香禮佛,保佑先皇平安歸來……”

當時百姓都稱先皇與太后是一對神仙眷侶。太后娘娘在民間風評極好,大抵也是從那時開始。

只是如今再看,這“上香禮佛”,多半是摻了水分。

皇宮人多眼雜,而位於京郊的靈蘊山,則好遮掩許多。

齊詡先前還沒查到靈蘊山這回事,聽了高氏的話,神情認真地點頭道:“多謝衛夫人指點。在下這便命人順著這條線索細查。”

“當不得殿下的謝,臣婦也不過偶然想起了這件事。”

看著眼前男子神色緊繃的樣子,高氏心下唏噓。哪怕她如今對幽王多了偏見,聽到這件事,也不免對他生出幾分憐惜。

父不親,母早亡。

唯一在外人眼中對他還算有幾分親近照拂的祖母,也不是親祖母。為了給真正的血脈後人鋪路,磨刀霍霍對他下死手。

何其悽慘!

這麼一想,高氏頓時覺得,幽王能長成如今這樣,不為人偏激,實在太不容易。

不過這樣複雜的身世與遭遇,作為君主,臣子無可置喙。

作為……女兒將來或許託付終身之人。

卻難給人幸福,屬實不是良配。

拋開腦海裡不合時宜的念頭,想回這件事本身,高氏忍不住心下又是一聲嘆息。

大雍江山旁落異族之手,這是每一個大雍子民都不願見到的一幕。

不過想要扳倒太后,讓世人相信這一切,絕非一件易事。

不說大雍百姓,就說孝明帝……

若是現在有人告訴他,他非太后親生,太后真正的血脈子孫身在北蠻,且太后正在與那些蠻人合夥圖謀他坐下的龍椅。他一定會認為告訴他這些話的人瘋了!

百姓也不會信。

太后是先皇的原配正宮,地位超然,汙衊她就是玷汙百姓心中盛名的先皇。

“殿下準備揭開真相?”

高氏說道:“有何章程,可需我們盡一份力。”

“您已經出力了。若非您,我們也無法這麼快查清當今與那早夭的小公主被掉包之事。”

高氏有些驚訝,她才剛知曉這事,何時給幽王出的力?

齊詡解釋說:“我手下人查了您從天師府帶出來的高天師手札,那上面能找到太后為那小公主祈福、起名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