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雍各地的災害,只是剛剛開始,哪怕荒州南部鬧了饑荒,可還遠遠沒到各個州域全都糧食緊缺的地步。</br>衛雲嵐曾經見過,就連京中侯府都缺少糧食的情況,那時才是真正危急的時刻。</br>現在還有幾年,但糧食這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br>北地就是這點不好。</br>天寒地凍,能種活的作物太少。</br>衛雲嵐凝眉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一種種在地下的作物。上輩子蠻人大軍入京時,衛雲嵐曾看到過他們用火烤這種作物來吃。</br>據說這種作物的生長,對於土壤環境並不挑剔,且每畝地能產出至少兩千斤,北蠻就是從西邊其他國家得到了這種作物的根苗,趁著那一兩年大量種植,才解決了他們南下進攻大雍,糧草不足的問題。</br>如果能先一步弄來這種作物的種子,在大雍大量種植,豈不是大雍之後的災荒,也能夠避免……</br>又或者,如若大雍擁有足夠的糧食,並未受到災情太多影響,北蠻或許根本就沒機會,踏入大雍的領土。</br>越想,衛雲嵐便越覺得,弄到這種作物極有必要。</br>既然前一世,北蠻可以從西邊國家弄到這些新作物,這一世,他們也完全有可能做得到。</br>且佔著“先知”的機會,說不得能比北蠻更早!</br>繞開北蠻,前往西北其他國家。</br>唯一的路徑,就是透過艱難險阻的偃都峽,再途經大片戈壁荒漠。</br>上輩子,晉陽侯府和薛玲瓏的商隊新走這條路沒有成功,這輩子,她倒想試上一試。</br>若是成功,不但能給衛家多一份保障,沒準還能給大雍,帶來新的生機。</br>…</br>就在衛雲嵐再次對偃都峽躍躍欲試的時候,即將抵達潭州的齊詡,也收到了荒州那邊傳回的訊息。</br>受先前丹寧郡主、宋長珂遇襲被綁架一事牽連,荒州官僚勾結北蠻,劫擄大量大雍女子送去北蠻的事情暴露在天下人眼中。</br>孝明帝懲處了大量荒州官員。荒州正是受災之際,為免荒州南部的災民遷往別州,朝廷需儘快派遣新的官員接任空下來的位置。</br>多方原因之下,原本處理完聖月教前朝餘孽的薛璉,尚在趕赴京城之際,就被孝明帝一紙調令,直接調去了荒州。</br>勝任的,正是齊詡一早為他所選的,荒州指揮使的位置,手下統領整個荒州衛所共五千六百兵力。</br>接到荒州傳來的訊息時,薛璉已經走馬上任了。</br>與先前齊詡猜測的一樣,因荒州官場變動過大,各人自顧不暇,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為難薛璉,薛璉接管這五千多兵力,幾乎沒費什麼心思。</br>與薛璉順利接任指揮使位置,同時傳來的,還有丹寧郡主留在荒州的訊息。</br>看到自己這位曾經為情所困的姑母,如今的所作所為,齊詡不禁刮目相看。</br>遂也吩咐手下,“叫人盯著點丹寧郡主那邊。難民中難免有心懷歹意的人,莫讓人傷到郡主。”</br>頓了頓,他又道:“再安排一位大師,過去勸勸郡主,人死如燈滅,斷無逆轉復生的可能,讓她莫要再執著尋找清和縣主了。”</br>“是。”單膝跪在齊詡身前的暗二,令命退下,不一會兒便消失在甲板上。</br>這條不起眼的商船,繼續南行。</br>誰也無法想到,早在兩個月前就已抵達潭州封地的廢太子,如今就在這條小船上面。</br>…</br>自從那場波及近十州的地龍翻身之後,孝明帝已經很久沒有露出過笑模樣。</br>因著一場難得的勝仗,孝明帝近日心情頗佳。</br>難得接連十幾日,一次朝會都沒錯過,不然擱在以往,每隔幾日,孝明帝總會有一次藉口頭疾或是其他原因,免除一日朝會。</br>他的心情一好,連帶著整個後宮,氣氛都頗為輕鬆、愉快。</br>有凌貴妃在,後宮其他人自然不敢奢望聖寵。可孝明帝這人手頭松,尤其心情一好,就愛大把的寶貝往外送。</br>這一回他開了私庫,賞賜了大量珍寶,給新晉的忠勇侯府。</br>除此以外,後宮各人,也都多多少少得了些賞賜,能入孝明帝私庫的,當然不是普通物件,再不起眼的東西,少說也能值個上百兩。</br>這在凌貴妃眼裡算不得什麼,可在那些品級不高,又沒有孃家依仗的低階妃嬪眼中,卻都是難得的好東西。</br>一時間,整個後宮都被歡聲笑語縈繞。</br>一片歡慶的氛圍中,唯有賢妃娘娘所在的永福宮愁雲慘淡。</br>“長寧那邊還沒有信送來?”</br>床榻上,賢妃娘娘從夢中驚醒,猛地一下坐起身,抓住身邊宮婢的手腕,神情惶惶地問道。</br>那婢子一下慌了神,險些將手裡的藥碗打碎。</br>一旁自在孃家徐國公府時起,就跟著賢妃的崔嬤嬤見狀,連忙上前一步,一手扶穩藥碗,一手攙扶住賢妃的手臂,扶著她在床頭靠坐穩當。</br>滿眼心疼地說,“娘娘,您才剛睡下半個時辰。這麼熬,身體都要熬垮了。”</br>說著接過宮婢手裡的藥碗,拿勺舀起一些,輕輕吹了吹,“娘娘,喝了安神的藥,您再歇息片刻吧。”</br>“崔嬤嬤,本宮現在哪裡還睡得著。”</br>賢妃將碗推開,嘆惜著搖了搖頭,又重複了一次先前驚醒時的問題,“長寧那邊,還沒有訊息嗎?”</br>自長寧被送去北蠻和親,她們娘倆便相隔數千裡之遠,今生再難有見面的機會。</br>可無論如何,好歹每年還會有幾封書信,從北蠻送來。</br>雖說那信早就被層層檢查過許多遍,寫的通常是些冠冕堂皇、無關緊要的場面話,可只要能看到信上熟悉的字跡,她便能覺得心裡熨帖不少。</br>至少她還知道,她那苦命的女兒,在遙遠的另一個地方努力堅強的活著。</br>上一次通訊,她才得知女兒第二次落胎小產。</br>正值憂心之際,北關傳來大雍戰捷,北蠻退兵的訊息。</br>想也知道,這麼一個節骨眼上,大雍公主在北蠻會是什麼境遇。</br>傳言,北蠻單于兇悍殘暴。</br>她那才小產不久的女兒,該不會被遷怒,遇到性命之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