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粉絲與爆炒

一、網路的力量

雙穩態接著看:從粉絲與信徒兩詞的詞意相似性來看,粉絲一詞是由信徒一詞延伸而來的。但粉絲沒有信徒那樣對某一事物固執愚昧地忠誠與堅守。

我們的時代正處在由傳統經濟向粉絲經濟轉變的時代,淘寶、小米都是大資料時代的贏家,他們靠的就是由粉絲形成的忠誠買家。兒童銀、企、網路集團的產品與產品的品牌要想在市場上成為贏家,就必須在市場上培育出大批忠誠的粉絲買家,市場上的粉絲群體一旦形成,粉絲們再組成一個龐大的爆炒團隊對我們的產品和品牌進行爆炒,那我們的產品和品牌就會在市場上炙手可熱。

現在我們再來說爆炒,爆炒一詞原來是用在炒菜上,後來人們把它用在對某種事物的炒作上,翻開炒作與爆炒兩詞的來歷我們不難看出兩詞與宣傳一詞是同類項。

宣傳一詞的作用是極大的,德國的宣傳大師戈培爾曾說過:“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當時德國的宣傳機器掌握在法西斯政權手中,由戈培爾運用手中的宣傳機器把謊言宣傳成真理。

世界進入到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世界進入到一個網際網路時代,互聯時代出現了一個新詞叫:“爆炒”爆炒使宣傳一詞更上一層樓,在天主教興起的時候,天主教的粉絲傳教士與修女走過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才把天主教宣揚的天主的話語傳到東方,又用了一百年的時間才把福音中主耶穌的話語傳遍全球。

在網際網路時代小米手機誕生的資訊,只用幾分鐘的時間透過網際網路就把這一資訊傳遍全球。可見現代社會不論是謊言還是謠言如果透過網際網路的傳播,它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全世界所有的人知道。從中可以看出網際網路的作用是多麼的神通廣大啊!

網際網路給每一個人提供了一個在網上發音的機會,人人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人們最早在網際網路發表意見和看法的方式是,人人都在網際網路上發表自己的,那讀者看誰的好呢?這就使人們想到看名人的最好。

於是,各大網站攜手名流,讓名流們在自己的網站上發言,各大網站挖空心思讓自己的員工拉名人,以提高自己網站的知名度。

於是乎在網際網路的網站里人頭攢動,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媒體人、主持人、公益人士、政府官員,這些本來分散的角色被聚集在一起,他們紛紛在網際網路的大舞臺上登臺亮相,他們相互激發起介入公共生活和社會事務的熱情,並迅速成為空間的新意見領袖,他們佔據資訊高位引發話題,設定議程。成為話語的“觸發器”,“過濾器”及“擴音器”。

由於人們對奇談怪論有一定的偏好,這就助推出網上出現了大v、小v、二v及三v、四v---------。這也就促成了大謠、小謠在網上營運而生,看似給普通人提供了發音的機會,但主導公共輿論權力卻逐漸集中到大“v”的身上,一個總數不過二百五十人的大v群體,已經成為網路熱點事件訊息傳播的核心。

這種核心被商人淘寶看到了,網際網路讓淘寶紅遍全球。這種核心被文人看到了,一個文采不怎麼樣的小作者寫的幾本爛書,也被拿到網際網路上炒得熱火朝天,竟能吸引一千多萬個粉絲的追捧--------。

下面我要介紹兩個案例,案例一,有一位小作者,新概念作文大賽出身,此人寫了幾本爛書,拍了一部爛片,他靠的是網際網路的助推,大v們的給力,粉絲們的追捧,只用幾年的時間如光速般的壯大,數次入選“福布斯名人榜”“中國作家富豪榜”,甚至被評為與金庸、魯迅齊名的“最受歡迎的作家”!真是玩世不恭的上帝,讓小孩子們拿著惡作劇透過網際網路在文學幼稚園地裡兒戲起來,但是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少年得志多不幸,這位小作者今後的前程幸與不幸還要靠時間來檢驗。

案例二是一件網際網路讓世界更為混沌與匪夷所思的事件,有一位小几相貌一般,她在平民群體裡,一個晚上頂多能收入兩、三百元。此女把自己炫富表演的照片發到網上,馬上引起網友們的瘋傳,這種瘋傳使她瞬間變成網上紅人身價上漲百倍,成就她成為一個晚上能賣十幾萬的花魁。讓人們深思的是網際網路帶給這個世界的是陰晴不定,泥沙俱下。

喜歡大富翁履歷遊請大家收藏:()大富翁履歷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