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如此舍棄
章節報錯
羅佩聽了這話,那是差點沒嚇得從山坡上滾下去,好不容易扶住旁邊的一棵高大的野草杆子,這才站穩腳步,定定的看著一臉從容的君遠寧,不可思議的咋舌問她:
“君大姐,你在想什麼啊?君家媳婦可是你二弟的媳婦,她是你們君家人,你怎麼能把她嫁給我?”
君遠寧見羅佩這愣頭愣腦的樣子,使勁嘆了一口氣:
“我說羅佩啊!你都十八歲的大人了,怎麼腦子還和小時候一樣呢?你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腦瓜笨啊!”
“月湘黛是我們家買回來的不假,可是她是我二弟冥婚的妻子啊!如今她醒了,我二弟卻長埋地下,你覺得這樣的關系,還算是夫妻嗎?”
“既然不是,那我們君家又何必作孽,拘著一個如花似玉年紀的小女孩,不許人家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呢?你也不想想寡婦過的那日子,該有多辛苦啊?”
這番苦口婆心下去,羅佩是一點不對勁都挑不出來。
君遠寧見他沒有說出拒絕的話,便認為有門就繼續說道:
“我們君家為了表示對她負責任,與其把月湘黛嫁到遠處,不知根知底的人家,還是覺得把她嫁到村子裡面最妥帖。”
“你這孩子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人品模樣都沒得說!只是家世差了點!可是你這孩子勤勞肯幹又踏實,將來肯定錯不了。”
“這送個貓送個狗,還要給挑個好人家呢!更何況我們送的是個大活人?所以一般人大姐還看不上呢!只跟你說這番話,你明白啥意思沒?”
先貶後揚,君遠寧到底長了他們近十歲,手腕厲害眼神也準確,當真是直接掐住君遠寧和羅佩的命門。
羅佩此刻被君遠寧誇得臉都有些紅了,再一想到剛才的心煩意亂,似乎突然就明白過來。
自己那過多的關心,根本就是對月湘黛有好感嘛!
拋去月湘黛漂亮的臉蛋不說,那是個男人就喜歡。
就只說月湘黛的聰明和善良,以及前幾天對他的捨身相救,羅佩就是塊木頭也不可能對月湘黛無動於衷。
只是以前礙於她寡婦的身份,羅佩什麼都不敢想,如今這話頭被君遠寧戳破,他是不想也明白了!
羅佩心底下一陣驚喜,之後卻是愁容滿面,不好意思低聲的對君遠寧說道:
“君大姐,謝謝你這番肯定和欣賞,只是、只是我娘一直有病,我家的地也不多,平日裡我多數都靠砍柴為生,手裡哪兒來的四十兩銀子啊?”
君遠寧為了留下月湘黛,前前後後花了四十兩的事兒,整個淞邵村沒有人不知道的,羅佩自然也不例外啊!
羅佩雖然大咧咧的樣子,但是心思也是十分細膩的,他更加不會貪婪的覺得,君遠寧會將這麼漂亮的姑娘,白白送給自己做媳婦。
君遠寧見他如此老實的樣子,其實心底多少也是有些開心的,正如她和君遠兮說的那般,她和月湘黛又沒有仇,她也不想害月湘黛。
羅佩這樣老實又知根知底的物件,寧願少得點,君遠寧也願意同意。
“那你有多少?只要不差的太離譜就行!”君遠寧頓了頓,直接問羅佩。
“嗯……手裡還有十八兩銀子。……君大姐,我真不是沒有誠意,也不是故意想壓價,實在是因為家裡收入微薄,我娘又常年有病,家裡真的沒錢啊!”
羅佩說出來之後,自己都覺得臉紅,十八兩連四十兩的一半都沒到,他怎麼好意思說就這樣娶月湘黛?
君遠寧聞言卻是直接拍板:“十八兩就十八兩!只要你以後對月湘黛好,我們家就算放心了!其他的都好說,都好說。”
“行!君大姐,你現在就跟我回家,我給你拿錢。”羅佩一聽樂壞了,立刻蹦跳著就跑下山,恨不得馬上就把銀子給君遠寧。
月湘黛本來是想躲君遠寧去通知君遠兮,他希望自己離開的事兒,自己已經答應了。
所以拎著那個空水罐子,便隨便在山上溜達,剛好看到有幾個村姑上山採野菜。
“你也才來啊?我也才到呢!”其中一個笑呵呵的對另外幾個打招呼。
而這些村姑裡面,只有那屠夫家的小胖丫,是月湘黛唯一認識的。
“是呀!這不是剛在徐奶奶家裡讀書回來,所以來晚了嗎?”小胖丫眯著自己的小眼睛,笑得格外的開心,似乎整個人都沐浴在陽光裡。
聞言旁邊的小村姑很納悶,抓了抓自己的頭發問道:“你也在徐奶奶家學習?不對呀!為啥我沒有看到你呢?我今天也在啊!”
小胖丫聞言笑得十分開心的回答:“這還不是因為我爹不許我去嗎?說是家裡的活兒不幹完,不許到處去湊熱鬧學那些沒用的東西。所以我只能在家裡把活兒幹了才去,結果發現人太多擠不進去,便在鐵門檻上坐著聽的。”
彙合的小村姑聞言,也使勁點頭附和:“是啊!是啊!這十裡八村就沒聽說,居然還有教女孩子讀書的,如今徐奶奶開了先例,還不收銀子,那自然是擠滿了人啊!你能坐在門檻上,那都算不錯的了!我去得最晚,趴在牆頭上幾乎都要找不到位置了呢!”
小胖丫咧了咧嘴,繼續笑著說道:“你說這徐奶奶在村子裡住了一輩子,我爹孃都不知道她居然識字,而且家裡就有書本。你們說那麼矜貴的東西,徐奶奶怎麼就捨得拿出來,讓我們看啊?”
雖然只是幾本書,大家傳閱著看一看,可那真實摸過書本的感覺,就是讓她莫名的有底氣,覺得自己可以脫離低俗,與城裡的大家閨秀比一比!
“你還不知道啊?我可是聽我娘說,徐奶奶家原本也沒有書,是最近從君遠兮手裡買來的。徐奶奶人好,得了書本也沒有自己藏起來,而是想著讓我們這些沒出過門的女孩子,也都跟著沾點書卷氣。所以我今天要多采點野菜給徐奶奶送去,算做自己的一份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