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重華聽了朱有利的爆料高興得什麼似的,差一點忘記了黃蓮現在不知道在哪裡這件事情,要知道沒有了黃蓮他的所有美夢都成空。還是朱有利在一邊給他猛潑冷水他才醒過夢來。“太子殿下,現在的關鍵事情是先找到黃蓮在哪裡了,怎麼才能營救他。你不要這樣樂不可支的好嗎?你這樣,我會以為你希望黃蓮消失,永遠不再回來。”

太子從美夢中醒來,仰天長嘆,“黃蓮,你在哪裡呢?”

黃蓮在哪裡呢?他自己都不知道啊。醒來的黃蓮也就是梅三兒不知道自己這是到了哪裡。

怎麼個情況?梅三兒活動了一下手臂,人家沒有對她施刑,也沒有對自己進行捆綁。他這是在哪裡呢,看一看四周,這是一個客房,很優雅的設計,淺綠色系,讓人看了很舒服。各種物品齊全,而他,正躺在一張鬆軟的大床之上,看來,對方並沒有對她動粗的意思,那他將他攝來幹什麼呢?他一骨碌從大床上爬起來,向著門口走去。

立刻有兩個和她年紀相仿的丫鬟來到了他的跟前,“公主止步。“

公主?梅三兒一愣,他在落英山也被人稱為三公主。難道是那裡的妖怪?可是,他們那裡的妖怪都知道他梅三兒的鼎鼎大名,那個敢惹他這個小霸王啊?不是的話,又會是哪裡對她的稱呼呢?

看著擋在他前邊的兩個少女,分別是鯉魚精和鯰魚精,說明這是水裡的妖怪。梅三兒的腦袋立刻轉開了,難道是五湖龍王抓了自己?不能。記得在翠湖的時候,這個五湖龍王對他和太子是畢恭畢敬。衝著太子的面子,五湖龍王也不至於對自己動手,更何況自己對待五湖龍王優待有加,他不至於恩將仇報道到這個地步吧?想不明白,梅三兒也懶得去想,梅三兒看向兩個丫鬟,“我要見你們家主人,要他立刻來見我。”一副女王範兒。

“是,公主。”兩個丫鬟中的一個鯉魚精畢恭畢敬地答應一聲,立刻走出了屋子,另一個鯰魚精則是請梅三兒回到大床上坐下。

梅三兒瞟了瞟門外的萬道金線,沒有反對,他一向隨遇而安那個金線擋路,自己恐怕難以透過呢。而且,他也不覺得到了這裡有多麼的危險,他的目的是暫且離開太子和朱有利,雖然出了這樣的小插曲。但是也算是離開了他們。他倒要看一看,這是誰,吃了雄心豹子膽,居然敢在他這隻老虎上拔毛?

梅三兒端坐在大床邊沿上,丫鬟不知道隱於何處,頃刻之間就將黃蓮的肉身脫了下來,藏進了自己的乾坤袖裡,要知道,馬上可能會有一場苦戰,帶著肉身作戰那可是很吃虧的。丫鬟帶著主人過來的時候,看見梅三兒變成另一個模樣,不禁大吃一驚,但是主人面前不敢造次,生生把驚訝壓了下去。

此時的梅三兒一身綠衣綠褲,雙手腕上帶著綠玉鐲,頭上兩個雙抓髻,一邊一個綠玉梅花簪,綠色的飄帶無風自動。看上去雖然年輕,卻帶著一股不可侵犯的威儀,完全是在落英山的樣子。

梅三兒看見和鯉魚精一起進來的男子,不禁內心裡冷笑一聲,原來是一支金蟾,這隻賴蛤蟆,膽子可是肥了,敢來送死。梅三兒目光不明,看著金蟾。沒有說話,他倒要看一看這個金蟾為什麼要把自己攝來。

金蟾一身黃金葉子甲,頭上帶著一個金冠,五官倒也端正,樣貌倒也不差。

金蟾見到梅三兒,倒也沒有顯出慌亂,對著他深施一禮,“金蟾見過公主。”

梅三兒點一點頭,算是答應他知道了。“公主在這裡住的可還舒服?”金蟾笑呵呵地說。

“不舒服怎樣?你肯放我走嗎?”梅三兒皺了眉頭問道,剛才他走到門邊,居然被一道金光打了回來。看來這個金蟾有兩把刷子。

“這倒是—現在不能。”金蟾沒有想到梅三兒的脾氣變得這樣暴躁,說話這樣直接。

“我想問一問金蟾,你為什麼稱我為公主?”梅三兒還真是不知道這金蟾怎麼會稱呼自己為公主。到底是不是因為落英山三公主的稱號。其實,他落英山三公主的稱號是在和青冥山開戰的時候才開始這樣稱呼,以前,他並沒有公開自己的稱號,一直是以金錢豹妖的身份行走江湖,梅姑姑甚至連媽媽都不讓她叫,對她保護得一直很好。

“我稱呼你為公主,這還為什麼?不管你們如何對我,我依然尊你為我們小澤國的公主。”

“我們?小澤國?”梅三兒在心裡暗暗思量。他記得黃毛曾經說過那個上仙海若就是小澤國的公主,自然而然的梅三兒立刻想起自己的那個夢,在夢裡,他就是小澤國的公主,去晟天的光明頂學藝,那時候認識了6天,只是他後來頭痛欲裂,從夢中醒了過來,不知道後來生了什麼事情。難道這個金蟾是小澤國的人?不過,那個小澤國不是讓海若藏起來了嗎?他又是怎麼出來的呢?”

“你一定是認錯人了。“梅三兒道”“我不是小澤國的公主。我是落英山繽紛宮的三公主,我的母親是大妖王梅赤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金蟾一愣,馬上又說道:“公主真會說笑,雖然我被囚禁在冰火兩重天幾千年,但是,我們水族的氣味我還是知道的。你就是小澤國的公主,這不會有錯。”

梅三兒苦惱,怎麼一個兩個,都誤會自己是小澤國的公主,是那個上仙海若呢?如果自己是上仙海若,為什麼梅姑姑從來沒有說過,暗夜哥哥從來沒有說過,尤其是暗夜哥哥,他當年那麼迷戀海若,不可能面對著自己卻不認識啊。金蟾看梅三兒皺著眉頭,不禁笑道,“難道是公主經歷了什麼大事,忘記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