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梅三兒變裝隨太子(2)
章節報錯
“我來,是想問一問太子殿下。有關黃範的事情。”朱有利顯然不畏懼太子重華的威勢,他回答了太子提出的問題,然後也是從容地飲了一口香茗,“清明雨後茶,味道不錯。”
也是,敢於在夜間來闖守衛森嚴的太子府,不是光有膽識就夠的,還需要能力,而現在,他朱有利已經落座太子的愛蓮居多時,那些暗衛都不知道,這足夠證明自己的實力吧?
“老師的事情?這還有什麼要問的?老師已經作古,師妹也已經不在人世。這黃家已經等同於沒有了,還有什麼好說的?”太子很直接,老師已經家破人亡,人死事了。說他們有什麼意義呢?”
朱有利的心裡一動,“太子不知道黃蓮還活著?他以為黃蓮已經死了?而明月道長也說黃蓮死於病患,怎會死而復生?這是怎麼回事?“心裡疑惑,可是朱有利沒有質疑,而是面色平靜,從容對答:”正是因為已經沒有人了。我父親才派我來到京都,處理黃叔叔的後事。畢竟,我父親和黃叔叔是小,是好朋友,還曾同朝為官,有同僚之誼。如今黃叔叔作古,後輩無存,所以,朱某懇請太子,交出黃叔叔的骸骨,我要將他們送回故鄉安葬。”
“好。好意氣!”太子誇讚道:“既然你不擔心老師的罪狀會連累你們。重華感激不盡。”太子重華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了一個畫軸跟前,拉起,後邊獻出一個機關,他輕輕的一拍,裡邊露出一個白色的瓷罐。”太子躬身拜了三拜,探手將瓷罐取出來,放到了桌子上。“這就是老師的遺骸,請有利兄帶走吧!”
這麼順利,沒有波折?朱有利不敢相信。太子看出他的疑慮,解釋道:“我本來想親自前往花州,安葬老師的屍骨,可是,因為聽說師妹在鳳仙郡也已經逝去,我就打算一起遷回,可是,去的人都沒有找到屍骨。看來是天意如此,也罷,就請有利兄將老師的棺槨和遺骸都送回花州吧?”
“可是,你為什麼要把黃叔叔的骸骨放在你家裡呢?”朱有利不明白,放在道觀不比放在這裡要合適嗎?棺槨內空無一物,卻把骸骨放在了自己的密室之中,這是怎麼想的?
太子道:“老師身犯牢獄,觸犯天顏,我擔心有奸人從旁鼓動,惹惱了父皇,被挫骨揚灰,恐怕這屍骨都留不下,所以才將他寄存在此,準備等找到了師妹黃蓮的屍骨,一起運往花州。”太子說得坦誠,朱有利都相信了,而實際上,黃範的屍體存放在極地玄冰製成的冰棺裡。哪裡會腐爛變成骸骨呢?
這樣說朱有利懂了,還算太子有良心,沒有忘記與黃範的師生之誼,也沒有忘記當年他是多麼迷戀黃蓮姑娘。想一想,這一路行來,黃蓮的可愛,朱有利的嘴角不禁笑得彎彎,但是,馬上又耷拉了下來,這一次,黃蓮恐怕凶多吉少吧?都一個月了,黃蓮還沒有找到。大哥都回到京都有一些時日時日了,哎。
太子觀察朱有利的表情,看他一會兒喜,一會兒悲的。覺得奇怪,“有利兄,可有什麼心事嗎?”
“沒有。只是想起小時候和黃蓮在一起的時光就高興,想到他不知所蹤屍骨無存心裡就難過。”朱有利並沒有隱瞞自己的情緒,他相信,太子和他的心情相類。
果然,太子心有慼慼焉。從懷中拿出一面銅鏡,口中唸唸有詞,“蓮妹,蓮妹,你在哪裡啊?”
朱有利從旁側瞥見,知道是神奇的鏡子,借問道:“太子殿下,這面鏡子透著蹊蹺,為何裡邊出的頭像不是您,卻是黃蓮妹妹呢?”
“因為他是一面神奇的鏡子。借你一觀。”說著,遞到了朱有利的手中,朱有利拿鏡在手,觀看形容,裡邊出現的不是自己的影像,居然是紅粉姑娘。“
太子在一邊見了,笑道“原來有利兄的心上人是這個美人。“
朱有利赧顏一笑,將鏡子遞給太子,“讓太子見笑。有利告辭。“說著,抱起桌子上的瓷瓶。一躍從窗戶離開,恍若驚鴻照影來,好厲害的輕功,太子不禁感嘆道,伸手扔出一塊石子,喝到:“一群笨蛋,有刺客,還不快追!”
看著朱有利消失的方向,太子微微而笑。好,這樣就不會有人注意自己了。
朱有利身輕如燕,跨出了太子的府邸,沒有想到,在路上卻遭遇了一群黑衣人的圍攻。朱有利心思如電轉,看著這些黑衣人的身手,他基本上猜出了這些人的身份。太子府的影衛吧?誰不知道太子府豢養了一幫身手矯健的影衛,堪比大內高手啊。這個太子的心機還真是深沉啊,說的那樣好,感謝自己幫助他將黃範的屍骸運回花州,卻在半路上派出殺手攔截自己。好吧,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說不得要將這責任背起來,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朱有利才安全地回到朱府。回到府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大哥商量後續的事情。
第二日,朱有成就帶著珍珠瑪瑙、金銀綢緞等大宗的禮物,來到了自己的岳丈劉滿海的家中拜訪,請求劉滿海向皇帝請求,由朱家為黃範舉行葬禮,並允許朱家將黃範的屍骨遺骸運回花州安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滿海一句話都不費,果斷拒絕了。劉滿海生氣,很生氣。看著朱有成一副為人兩肋插刀的樣子,劉滿海氣不打一處來。合著朱有成回到京都已經數日,大家都知道他回到了京都,可是,他居然沒有上門拜訪岳丈大人。今天可來了,卻是因為別人的事情,還是黃範自己那個死對頭的事情。難道,這個傻呆兒還記掛著小時候和黃家定親的事情?難道這傻呆兒不知道自己和黃範政見一向不和?話不投機,劉滿海袍袖一抖,將朱有成晾在了客廳,自己回了內宅,又是將朱有成的岳母她的一房小妾罵了個狗血噴頭。
之後,派出來管家攆走朱有成。朱有成憤怒地一抖袍袖,將全部的禮物,一個未留下,拿了回去,離開了宰相府,這一舉動,更是氣得劉滿海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咬牙切齒,把朱有成罵了個臭夠。
事情雖然沒有辦成,可是,這朱有成在劉滿海家吃了憋憤而回府的事情卻像長了翅膀的小鳥,一瞬間飛了個滿城。人盡皆知。自然,劉氏也知曉了。劉氏哭哭啼啼地闖到堂上來,責問朱有成為什麼要這樣做。
朱有成冷笑,“我怎樣做了?是我去求他辦事,他不看翁婿的情面也就算了,還回去把你的母親罵了一頓,臨出門,連個主人都沒有送,派了管家來捻我。我這樣做,你覺得很過分嗎?如果覺得跟我過,委屈了自己,給你一紙休書,送你回你們劉家去,你們相門宰府,我們這小門小戶的配不上,也不勉強。
這一番話,惹得劉氏更加的淚水漣漣,自己的母親是妾室,在劉家沒有地位,全靠自己嫁了豪門,才過了幾年安生日子。可是,如今,本來以為朱有成變得聰敏,自己也夫貴妻榮,得人待見,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和父親鬧得很兇,這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沒有辦法,忍氣吞聲,默默無言回到了內宅,將黃蓮恨在了心上,如果不是黃蓮失蹤,朱家就不用強出頭,只要在後邊推波助瀾,只要黃蓮自己出面辦理事務就好。可是,他卻杳如黃鶴,再無訊息。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這劉滿海拒絕了朱有成的求助,朱家也不是無法可想。朱家有錢,富可敵國,想的辦法自然是花錢辦事。在京都大宴賓客,慶賀朱家回京定居。目的自然是聯絡聯絡與京中權貴疏遠的感情,打探宮內皇帝的心意,尋找可以幫著自己說話的人。
朱韻曾經官至戶部侍郎,後辭去京官職務,外調去做鳳仙郡郡守,官位也說不出低微,只是朱韻在雲遊之前向皇帝請辭,辭去了鳳仙郡郡守的職位,這樣,彷彿朱家成為了平民,可是他們家的商號遍佈全國,是典型的官商。所以請柬一下,是門庭若市。朱二公子英姿颯爽,頗有乃父之風,大家也樂於與朱少主攀上關係。可是,在這宴請的人中,獨獨少了最該來捧場的人物,他就是當朝的宰相劉滿海。也就是朱有成的岳丈老泰山。
大宴三天,就連太子都派人送來了禮物,可是劉家連個毛都沒有看見,這不科學啊,人們開始猜疑,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是因為這劉氏只是庶出的七小姐,在家裡沒有地位,所以不買帳,還是因為朱有成從小呆傻,這樣的姑爺入不了岳父老泰山的法眼,抑或是這個姑爺前兩天的做法惹惱了宰相大人呢。
朱大不再呆傻,變得聰明伶俐,凜然而有正氣已經叫大家驚訝,這一回到家沒有拜訪岳丈卻因為黃範的事情而求上岳丈家的大門,就更加叫大家興奮,朱家設宴,大家親眼目睹了朱家大公子的風采,那也是風流倜儻,英姿勃,眼神明亮,目光睿智。真的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呆傻兒,大家都後悔沒有佔定朱家這個好門楣,讓劉家的庶出的小姐給佔了先。可是,怎麼的,這樣的豪門闊少,雖然沒有朱家少主的位置,但是以後的前途也不會太差啊,更何況,魚幇水水幫魚,正是互相拉扯的時候,這劉滿海不但不來道賀,還做出了更加令人吃驚的決定,將劉氏接回了劉家,並要求劉家遞給一紙休書。
真是太震撼了!京都這幾天的茶坊酒肆爆滿,到處都是談論這件事情的人們。外邊的人不明白,這劉氏可是明白得很。話說他們在回京都的第一天,劉氏就派了僕從快馬加鞭前往劉家報信。劉滿海一早就收到了訊息,知道是女兒和女婿要回來。他自然也懂得魚水互幫的道理,因此上在朝堂之外有意無意地提起自己的親家翁,手下的親信聞絃琴知雅意,具本上奏說朱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本人雖然辭職歸隱,但是下邊的孩子個個是能才,可以委以重任。
劉滿海很滿意這親信的做法,大家都關注著皇帝的反應。可是皇帝顧左右而言他,並沒有說及朱家的官爵問題,而是提到了那個寶物如意盆。這個如意盆,皇帝派人取了十年,都沒有拿回來。這一會兒據說讓黃範的女兒黃蓮拿到了京城來。而且,在這半路之上,這黃蓮還丟失了,寶物也不知所蹤。皇帝此時丟擲這個問題,肯定是大有深意,劉滿海在仔細研究之後,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遠離危險,趨利避害,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劉氏女生外嚮,加之劉氏懂得夫貴妻榮的道理,只有自己在夫家榮耀,自己的母親在劉家才有安生日子過,是以,他將自己知道的實情告訴丈夫,希望丈夫朱大斟酌損益,小心應對,沒有想到,朱大毫不在意,還憤怒地說不願與岳丈為伍,也不需要岳丈的幫互,這才惹惱了劉滿海,將自己的女兒接回了家中。
朱有利作為少主,自然是有權利處理這些事情的。但是他還是同大哥商量了一下,畢竟這是大哥的妻子,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哥哥又是剛剛變得伶俐,夫妻琴瑟和諧,這說斷就斷,可是不好。他擔心哥哥受傷害會一蹶不振。沒有想到,朱有成果斷答應了離婚之事,親手寫了修書,派人送到了劉府。據說劉氏哭得是死去活來,尋死覓活,幾番被人救了下來,鎖在了耳房之中,每天以淚洗面。
可是朱家這邊,對此毫不理會,朱家大郎布懸賞:找到黃蓮,帶回朱家者,賞一萬兩黃金;提供訊息確切,朱家出人找到黃蓮者,賞五千兩黃金;提供下落,查明確實者,賞一千兩黃金。(未完待續。)
喜歡妖仙梅蘭竹傳請大家收藏:()妖仙梅蘭竹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