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三兒摸準了太子的性情,知道他的心意,不過是想和黃蓮多親多近。可是,黃蓮的肉身剛剛送來,他都摸不清黃蓮的心思,所以萬不敢現在就見面,亂了大計。因此上梅三兒雖然拒絕了與太子見面,卻又讓太子心生希望,他說明天要陪伴太子出巡,這事太子聽了肯定滿意。果然,梅三兒的話正中太子下懷。

太子欣喜地說道:“太好了,那你休息,明天我來找你一起出去。”聽見太子的腳步聲消失,梅三兒如釋重負,心裡終於安定了許多,不得不說,在人間行走,一個肉身還是很重要的。對著那面銅鏡,梅三兒再次欣賞鏡中的妝容,沒有想到,這一次鏡子中出現的不是梅三兒自己。而是太子重華。梅三兒大驚,細細體會之下也就明白了,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黃蓮的心上人真的是太子重華,不是太子重華一廂情願的單相思。兩情相悅,人間美事。梅三兒興奮地翻身坐起,八卦的分子迅出爐,他盤腿而坐,閉上雙眼,用他的神識和黃蓮殘存的精神意識溝通。

殘存的記憶都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和諧的愛侶遭遇外來的突襲?黃連的言談舉止滲透著初逢的喜悅和欲罷不能的苦澀。梅三兒細細地體會著,終於明白了黃連這樣糾結的理由。

這是個小師妹和大師兄的故事。

黃連的父親黃範,博學多才,又通曉醫術,官至龍圖閣大學士,是當今皇帝欽點的太子少傅。說白了,那是太子的老師。所以和太子的來往比較多。而黃連是黃範的獨生女,乃夫妻二人中年得來,算是老蚌生珠,黃範夫妻愛若掌上明珠,因此上是任由他自由行事,行事往往任性了些。黃蓮的母親本來是和朱家夫人定下了婚約,說如果生下男兒就結為兄弟,生下女兒就結為夫妻,無奈,黃家母親生下黃蓮之後就謝世了,朱韻家生下的老大朱有成又是個白痴兒,所以兩家說過的結親的話就不了了之,並不是像朱韻夫妻說的那樣,是因為黃妻沒有產下孩兒。加之黃蓮自小和太子一起長大,朱有成兄弟比他們年長了幾歲,已經玩不到一起,而且自小黃蓮就希望嫁給太子,甚至向父親提出自由出入皇宮和太子見面的要求,老年得女的黃範,破開一張老臉向自己的好兄弟致歉,說明了女兒的心思,朱韻本來是打算讓老二來維繫原來的約定,不過既然是黃範提出來說黃蓮不願意了,他也只好答應。接著,黃範又親口向皇帝要了一面進出皇宮的令牌,此舉在當時讓多少人笑話啊,可是老黃範不為所動,依然對黃蓮是寵之溺之。

每天,太子少傅黃範給太子講學的時候,必然都帶著黃連。兩個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處得很好。那時候黃範聖眷正隆,大家也以為黃連會是當然的太子妃。這樣的局面一直維繫到黃蓮十二歲這一年。事情生的原因是皇帝巡幸出宮,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個和黃連年紀相仿的小姑娘琳琅。皇帝親口囑咐太子要照顧好琳琅。琳琅公主長得如花似玉,很是招人喜歡,琳琅每日裡都要來找太子玩耍,因此上黃蓮太子琳琅三個人混得很熟。三個人形影不離之後,眾人猜測誰會是將來的太子妃。有人說黃蓮和太子青梅竹馬,太子妃非黃蓮莫屬;也有人說琳琅公主是皇帝的初戀情人所生,做太子妃那是更有可能。

就在太子十七歲這一年,皇帝親口宣佈太子納琳琅為太子妃。黃範聽到這個訊息,就將女兒鎖在深閨,不準再和太子接觸。意思很明顯。是要避嫌疑了。太子不依不饒,連日鬧騰,一定要納黃蓮,皇帝不為所動,更是免去了黃範作為太子少傅的職位。事情已經很明顯,皇帝的態度倒不是堅決反對黃蓮和太子在一起,意思是黃蓮想入宮,可以,但是不會是皇后而已。黃範卻不肯委屈了女兒,將女兒一直隔離在家中,這一次他的態度非常的堅決,不管黃蓮怎樣鬧騰,不管太子怎樣哀求,他都沒有同意二人在一起。

太子和琳琅定親,大局初定。一旦太子登上大統,皇后即是琳琅。沒有想到,定親之後,一夜之間,琳琅小姑娘由一個粉嫩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白蒼蒼鶴雞皮的老嫗。

真是驚嚇到了皇宮裡的所有人,是妖怪,還是有病了。請遍名醫診斷,都是束手無策,黃範除了是龍圖閣大學士,太子的授業恩師,還曾是太醫院的太醫長。所以有人建議由黃範為其診斷,黃範說此病是天生的,沒有辦法治好。有人奏本說黃範是因為黃蓮沒有當上太子妃挾私報怨,皇帝大怒,貶斥了黃範不說,還將它削職為民。黃範回家之後,第一個動作就是秘密派人將女兒送往鳳仙郡投奔朱韻。這時候又有人奏本,說黃範手中有一面隨心鏡,可以治癒琳琅的疾病,皇帝派員捉拿黃範,要他交出寶物。黃範堅決否認,因而鋃鐺入獄。

黃蓮逃出京城,竟然遭遇車伕的遺棄,車伕拿走了全部錢財,趕走了馬車,將黃蓮丟在一座小山包前。屋漏偏逢連夜雨,他被上山的賊寇掠上了山,想要讓她做壓寨夫人,在新婚的宴席上,山大王遭遇官軍圍剿,黃蓮藏在一口大鍋的底下,才倖免於難。第二天天亮之後,看見滿上遍野的死屍,黃蓮很是驚恐,然後看見一個渾身襤褸的少年,也從水缸中冒了出來,說是剛剛被脅迫為匪的難民。兩個人相識後,黃蓮決定和這個少年回他的家鄉,因為他的家鄉就是父親派他前去的地方朱家的所在鳳仙郡。沒有想到,少年到了家鄉居然身染沉痾,數月而終。黃蓮再次變成孤苦伶仃一人,落魄在銀龍觀外乞討。最終病死他鄉。(未完待續。)

喜歡妖仙梅蘭竹傳請大家收藏:()妖仙梅蘭竹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