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整個歌壇沉默截然相反的是,國內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春城電影節,開幕了,到達現場的明星至少有一百五十人,星光閃耀,陣容宏大,場面壯觀。

央視電影頻道全程直播了整場開幕儀式,據說收視率非常高,證明了影視行業進入正真的春天。

以前只有大城市或者一些二線城市,才會有影院,螢幕數量很少,近年來一些發達的縣城也開始有了銀幕,觀眾人數開始大量增加,總票房也是節節升高,但是影片也多了起來,所以大部分電影,尤其是國產電影,還處在整體虧損狀態。

近期,國內當紅小生泛亞娛樂的陳東亮與華夏娛樂剛出道的穎兒,合拍了一部商業化電影,上映兩天破億,一週破三億,震撼整個業界,讓電影人開始期待2006年電影票房。

2005年全年票房也才26億左右,華語電影票房差不多佔到40,剩餘的為進口大片。

國內華語電影每年幾乎都會有150部左右上映,平均票房700萬一部,頂級製作加上明星陣容的優秀電影票房在2至3億,這就算很高了。

這個時段的票房不好與國內大屏缺少有關,與進口大片衝擊有關,與人們的觀影習慣有關基本上上映一天的影片在網上就能找到偷拍的),與華語電影質量不高有關,除了幾個頂級導演與頂級演員有票房號召了力之外,其餘人都處在虧損狀態,粗製濫造情況也嚴重。

可是陳東亮與穎兒這個片子,導演一般,男主演陳東亮雖然還行,比較紅,但也是第一次主演電影,女主角名不經傳,當然拍的還算用心,就這樣樣的電影一週三億?

票房高也許與銀幕增加有關,但是不可忽視,電影質量很好。

這部電影的成本應該在1200萬左右,票房過3000基本就能保本,現在呢,一週回報率超過10倍。

音樂時代即將過去,電影時代來臨了,整個樂壇有點慌張,整個影壇卻處於亢奮狀態,這部電影的成功給影視行業注入了一注強心劑。

整個業內現在都好看未來影視發展,而看衰整個樂壇發展,有些人公開宣稱中國的電影時代來臨了。

許多影視公司紛紛重金投入,準備大展拳腳,想要佔據未來國內影視的一席之地。

所以最近立項的電影很多,一些電影明星身價開始走高。

影視行業沸騰了,歌壇沉默了。

京城流行聲音像製品店,老闆是個中年大叔,矮矮胖胖的,為人很和睦,四十來歲。

他上週愁死了,他看報紙聽廣播,得到的資訊都是《白髮如雪》這張專輯要大賣,於是一口氣進了一萬張唱片與卡帶,因為進的數量越多價格越便宜。

結果上週五天時間,這張讓他充滿期待的唱片,銷售四百多張,這是一個撲街唱片的走向啊!

這可讓他愁死了,壓了不少錢進去,結果沒有泛起一個水泡。

他不得不在店裡每時每刻都在放這張專輯的歌,想要吸引人來買。

今天是週三,週一週一銷售了200多張,這個數字讓他更加有點絕望了。

唱片一般發行首月銷量最多,前三個月銷售都會不錯,後面幾個月每天能賣出十幾張就算是熱銷唱片了。

早晨,八點不到,他開啟了門,被門口的景象嚇了一跳,他的店門門至少圍著上百號人。

因為是外來人員,他為了省錢,就住在店內,看著門口這麼多人,以為出事了,心裡一個哆嗦。

小本生意就怕出事,一出事血本無歸。

“老闆,怎麼才開門,我們都等半個小時了!”

“是啊,太遲了,我都要遲到了。”

“這也太能睡了,一天之際在於晨不會知道麼?難怪你這麼胖。”

“……”

圍在他店門口的人,有不少人開始抱怨他。

“各位,各位,什麼情況?怎麼都圍在我的店門口?”

老闆有點膽怯的詢問道,雖然這些人看著慈眉善目的,說話語氣也很正常,可誰知道這些人兇狠起來是什麼樣。

“當然是等著買東西拉!”

有人推開堵在門口的老闆,擠了進去,見有人進去,其餘人也都往裡擠,場面有點混『亂』。

“這是要搶劫麼?”

老闆大聲喊道,頭上瞬間流下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