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嶗山上清觀的師兄?貧道華山柳乘風,家師陳扶搖。”柳乘風有些疑惑,嶗山上清觀,不是隻有大師兄孫葆光修為很高麼,這邱玄光是劉師叔何時收的弟子,他以前怎麼從未聽過?

對方修為比他高很多,所以他只能開口喊師兄。要是他知道邱明入門比他晚了很久,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華山陳扶搖?邱明一頭霧水,他仔細想了想,好像師父有兩個至交好友,其中就有一個在華山修行,姓陳,還曾到過嶗山做客,跟師父一起到月亮上喝酒,他那時候也見過。

只不過扶搖聽起來像是道號或者別稱,就像有人喊他師父劉華蓋一樣,陳扶搖到底叫什麼,邱明還真不知道。

“原來是乘風師弟。”邱明做出一副好像好像認識對方似的,然後繼續問道:“那你為何要為難那個賣梨的?”

一說到這個,柳乘風就有些生氣:“邱師兄有所不知,那個賣梨的平時最為吝嗇,別人有困難,他從不幫忙。不只是對陌生人吝嗇,哪怕是對親人也很吝嗇,他的本家兄弟找他借錢度日,他都不肯。”

“如果是沒錢當然沒什麼,可他有錢去賭,有錢去喝花酒,這樣的人不應該教訓一番嗎?更何況,她的妻子也希望他能悔改,否則家裡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

邱明被柳乘風的“道理”驚呆了,首先這些在這個時代也不犯法,當然確實非常討厭,甚至有些背德。

“乘風師弟,那你收了他的梨,毀了他的板車,就算給他教訓了?你這麼做,他只會恨你,可能勸其悔改?”

“而且你將他的梨分給了別人,他家人的生活怎麼辦?你這樣除了讓他損失了一筆錢,並且開始討厭道士以外,還能有什麼作用?他的妻子會感謝你?多半也是一起怨恨你。”

柳乘風一臉不解:“他下次遇上乞討或者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難道還敢吝嗇嗎?他還有錢去喝花酒,去賭嗎?”

“或許他下次遇上乞討的道士,第一反應就是抓去見官,又或者轉身就跑。這種人若是沒錢,還不一定會做出什麼事兒呢。”邱明搖搖頭,柳乘風對人心還是不瞭解啊。

邱明覺得柳乘風的行事手段,有些像是濟公。總是用一些比較偏激的手段,給他人教訓,但是這樣真的能度人嗎?就不能用一些更好的辦法?

“那依邱師兄,應該如何解決?”柳乘風有些不服,你行你來啊。

“臭道士,可讓我逮著你了。你陪我的車,陪我的梨!”王明漸從巷子口冒出來,一邊跑過來,一邊大聲喊道。

邱明沖著柳乘風擺擺手,示意他來解決。導人向善嘛,多簡單,你要以理服人啊。

“這是我代他賠給你的梨和車的錢,你看看夠不夠?他不過是想告訴你,做人不要太吝嗇,遇上能幫助一把的人,還是要幫一把,說不定就能得到善報……”

王明漸一把奪過邱明手裡的元寶:“少給我扯那些沒用的,梨是我種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不給還就成了我的錯?別人有困難,憑什麼我就要幫?”

“我看你們兩個道士就是一夥的,仗著會一些法術,就敢戲弄我。你這麼有錢,為何不施捨我一些?該不會你倆都是嶗山上的道士吧?原本還以為嶗山上的都是仙師呢,原來都是這種騙子,呸!”

邱明深吸兩口氣,他現在很想對柳乘風說:去他媽的以理服人,給我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