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他們一起回到了村子,張煜母親正滿村子找他呢,看到兒子回來,一把抱住,同時看著兒子臉上的傷痕,心疼的直掉眼淚。

“明天一早我們再過來,一起去丞相府。”邱明說完,帶著濟公去他的那個小院。母子之間的催淚戲,邱明完全沒興趣看。

“和尚我正好也想喝酒,今晚就在你家,我們徹夜長談一番。”

濟公其實對邱明也非常的好奇,這個人,他竟然有些看不透。不知其師承來歷,更覺得奇怪的是,剛才邱明跑到河邊,身上好像貼著什麼東西,遠遠看去,似是道家的靈符。

這邱明不是還俗的和尚麼,為何會有道家靈符?佛道雙修,不怕貪多嚼不爛嗎?

邱明掏錢,讓隔壁大嬸做了一些好菜送過來,他與濟公對坐在桌子兩旁。

“道濟師兄,喝酒。”

濟公一口幹了,這邱明的酒,還是夠味兒啊。

“邱明,你跑向河邊的時候,和尚我在你身上感受到一些道門的氣息。你別擔心,和尚我也有幾個道士朋友的。”

邱明很坦然地說道:“沒錯,我學過一些道家的畫符之術。那時候急著去救張煜,所以用了神行符。”

“佛門與道門的修行方法不同,你如何兼顧?”

邱明喝了一口酒:“我師父曾對我說過,佛與道皆是修行,畫符是道,念經是道,煉丹是道,道法三千,皆可成道。我個人覺得,兩種修行方式,殊途同歸,大家最終的目標,都是一樣的。”

成佛與成仙,不都是這些修行中人的夢想麼。而仙與佛,又何嘗沒有這更高的目標?在神話傳說中,佛門好多大能,可都是道門中人改換門庭過去的。

殊途同歸?濟公仔細品味這句話,似是有些道理。不過他身為佛門中人,當然認為佛門要更加強大一些,佛門的修行方式,更為正確。

不過既然這邱明的師父如此認為,又怎會讓其還俗?他以為邱明說的師父,是佛門的師父呢,卻不知邱明說的是劉若拙。

濟公看著邱明:“那麼你認為,佛門與道門,誰的修行之法更好?”

邱明大喜,正愁不知道怎麼開口呢,現在機會來了。

“應該說是各有所長。不過佛門秘術我沒學過幾個,所以現在我認為,是道門之術給我幫助更大。”

果然,濟公臉色不太好看。身為一個和尚,又如何能願意聽這種話。這邱明佛門秘術沒學幾個,是他師父不傳他嗎?

在濟公眼裡,邱明的佛性看起來很高,十分適合做一個和尚。那他師父,為何不傳?

“哦,那你學過什麼?”

“一部心經,兩式手印,別無他法。”

心經?那不是大乘般若的開篇基礎麼,算是給修行中人用來打基礎的。這邱明的師父是不願意教,還是根本不會?

難怪邱明說道門之術給他幫助更大,光是符籙一道,就有多少種變化。

“邱明,你想跟我學佛門秘術?”濟公看著邱明笑了,這點小心思,怎能瞞得過他。或者說,邱明也沒有隱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