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房間三個人》
章節報錯
由於新冠狀病毒期間,老爸出去工作和老媽分房睡,於是家裡的三個臥室都住進了人。
現在時間是9:12,我在我的房間剛鍛鍊完洗完澡躺在床上記錄一些東西。然後我突然想知道此時此刻老爸老媽在自己的房間裡做什麼。
於是我先推開老媽的門,看到老媽正側躺在床上看著抖音,看我進來問我有什麼事啊,我說我就來看看然後離開。
接著我推開老爸的房間,看到各種輔助治療腰間盤突出的器材亂七八糟的放在床上,老爸也側躺著和老媽同一個方向,閉著眼睛,我問道:睡了沒?老爸轉過頭來滿臉愁雲和我說:痛的睡不著,跟我說我可能要去動手術了,可就是沒有錢,我拍了拍老爸的肩膀,說:掙唄,今年我和老媽以及你就掙你做手術的錢,老爸也沒說話。然後和老爸說要不要關燈,老爸說不要我能自己關,於是我帶上了門回了自己的房間。
我們三個房間三個人三個世界。
一個世界是無趣消磨,一個世界是痛苦沉重,一個世界無法自我評價
我呢!是一個很不會感同身受的人,因為我覺得感同身受就是一個屁話,因為我們自己的感受大部分時候自己都說不清楚,還不如把感受產生的問題給解決掉才更有實際意義。而不是站在旁邊跟著一塊哀聲嘆氣,說著同情的話,這有什麼用呢?問題又不會隨著同情的話解決掉。
所以即使老爸疾病的疼痛讓他覺都睡不了,我呢也只是客觀地把他目前所在的狀況解釋給他聽,並勸告他最好儘快去做手術,擊破了他堅持要硬抗下去的堅持,這種堅持其根本動力其實就是窮。而我呢,是很看不起這種堅持的,因為把這件事放長遠了看,這種堅持就是自討苦吃,毫無實際意義,拖下去只有一種結果花更多的錢,遭更多的罪。
而這些客觀的解釋是我專門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收集資料並記錄下來,告訴老爸依照目前他的疾病程度需要進行手術,以及手術選擇做ped,還是微創,還是融合,在他們中進行選擇,並推薦ped,告訴它們大概風險和價格,以及可以醫療報銷需要準備的材料和術後需要靜養的時間,最後就是老爸要去手術就要做好面臨著丟掉工作的準備。
老媽呢,就是一個孩子,像我一樣,我也是個孩子,但略有不同。老媽的孩子樣是呈現在她的思考事情永遠只想眼前的東西,也喜歡玩,她的這種性格導致她和我們其實沒多大代溝,所以大部分時間我都是會和老媽交流的多。而我的孩子樣,是因為我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還沒長大,可我的思緒要比大部分人都想的多,只不過行動上要少得多,所以這也算是不成熟的表現吧,想的多做的少。
至於我的世界嘛,我做不了自我評價,但是我能客觀得說,我呢精神世界要比現實世界要精彩100倍,我是一個低慾望的人,我的慾望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而不是冒出來的,就比如目前來看我的慾望就是掙點錢給老爸湊夠做手術的錢。我在意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比如回憶,比如挑戰之類我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每個人都揹負著一個自己的世界,如果不是自我向內探求,根本就發現不了它的存在,別人進不去也摸不著,至於世界是雲是雨,都由自己抉擇,別人無法干涉也無能力干涉。我們看到的世界大部分時候真的不一樣,就像我們家庭一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處理面對世界的方式,我們所做所想的永遠也不在一個世界,更準確得說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喜歡雜感小筆錄請大家收藏:()雜感小筆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