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城中的查抄,才算徹底清點完畢。

鄭城不愧是允州重鎮,城中諸豪商家底之豐厚,遠超定康城。

白銀,一共搜出來足有一百六十萬兩!

屬實震撼了不少人的眼球。

除此之外。

黃金,兩萬六千多兩。

各種珠寶翡翠,珍稀古玩,足足堆滿了十三馬車。

良駒,五百二十匹。

尤其是這些豪商囤積的糧草,甚至足夠全城百姓一年的消耗。

另有上品盔甲十三套。

每一套,都不弱於郭凡身上的明光鎧。

次一等的鎧甲,三百餘套。

弓箭、勁弩、刀槍盾牌……,經由多次清點,裝備一千精兵綽綽有餘!

於此同時,鄭城也正經歷著大變。

頂層文官盡數身死,城中的管理也理所當然的被一干武將把持。

如何維持一城百姓的生計,沒幾人有經驗。

最後還是郭凡假傳上令,提拔了十幾個底層文官,才算維持住持續。

而城中武將,則由夏侯顯統領。

更用搜刮來的金銀,下發了足額的賞銀、犒賞,倒也並未發生混亂。

反到欣喜居多。

至於郭凡。

他每日領軍出征。

少則兩三次,多則四五次。

時而東門出、時而南門出,四門無序出征,甚至連續兩次衝擊同一匪軍。

每一次,少則殺敵數十,多則斬首數百。

這讓五路匪軍不得不嚴防死守,也就沒有時間精力來發動進攻。

也為城中局勢平穩變換爭取了時間。

而每次出征,他都是身先士卒,也讓自己的聲望在官軍中與日俱增。

此時若說有將領要反,怕是自己手下的兵丁首先就不會願意!

出征,也意味著練兵!

每次數百、上千精兵跟隨,次次不同,數日下來,城中精銳幾乎都跟著他參與過出城搏殺。

在這期間。

原罪兵營一干人也挑選出自己相中的人馬,組成共有三千的隊伍。

其中有一千騎兵,兩千重甲兵。

虎筋豹胎丸也煉製出來,只要經過考察,就會傳下呼吸法和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