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謝謝你了!”我一邊說著,一邊往前頭找了起來:“您還真有前輩風範。”

九裡坡肯定不是什麼服老好說話的,我的話句句戳心,要不是他跟陸恆川一樣的高冷,估計早就暴跳如雷了,但就算他好涵養,這會兒也有點忍受不住了,一股勁兒沖著上頭就躥,看意思,也非得找到了四眼鳥,挫挫我的銳氣不可。

在這麼多嘰嘰喳喳的鳥裡面尋找四眼鳥,確實也真的非常消耗精神,不大一會兒我眼裡一隻鳥都能變成三隻鳥,更別說去看它們的眼睛了,九裡坡城隍雖然不動聲色,我估摸著,也比我好不到哪兒去。

我忍不住就尋思了起來,這個鳥,除了四隻眼之外,就沒別的特徵了?光在這裡抓瞎,也他孃的不是辦法,說起來,比起自己大海撈針的找鳥,倒是不如鳥來找自己來的方便。

當然了,我也不是四眼鳥的七舅姥爺,它當然不會主動來投奔我,我需要找到一個能把它給引過來的東西——這四眼鳥,一般來說,喜歡什麼呢?

普通的鳥都吃蟲子吃麥子,可那四眼鳥乃是神獸,就算長得跟鳥一樣,也並不是普通的鳥,它喜歡什麼來著?

《窺天神測》的志異篇裡面,有沒有這麼一說?

“顒……”對了!我忍不住拍了自己的大腿一下,他孃的,“顒”有兩個音節,一個是“yong”二聲,乾隆的幾個兒子取的就是這個中字,還有一個,是“yu”二聲,從“顒”字的“禺”音。

而為什麼會有這個發聲呢,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這貨非常喜歡吃魚。

如果我能抓個魚來,這鳥自己就上鈎了,還用老子這麼找?這麼找下去,我的倆眼也沒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修行過,都怕自己給瞎了。

想到了這裡,我就低頭往下看——從密密麻麻各種花色的鳥換了視線,看了深深淺淺的綠,別提多心曠神怡了,九裡坡城隍見我不找四眼鳥了,反而四處打野眼,不禁當場就冷笑了一聲,像是鄙視我好歹沒什麼耐心,成不了大器,自顧自就繼續在那些鳥裡面捉瞎。

我也不理他,因為這會兒我已經看到了一個小湖泊了。

從高處往下看,這個小湖泊還是挺顯眼的,像是藏在濃蔭之中的一塊藍寶石。

現在就賭一把,九裡坡不會那麼容易找到四眼鳥吧!

我這麼想著,順著大樹就往下跳。

九裡坡城隍終於是忍不住了:“十裡鋪子城隍,你不找了?”

“不找了,”我擺了擺手:“跟您這個前輩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工!這麼找也看不到什麼出路,我先下去溜達溜達。”

九裡坡城隍滿以為我是去偷懶的,見我下去了,自己就找的更賣力了,還志得意滿的低聲說道:“朽木不可雕也。”

我假裝沒聽見,奔著那個藍色小湖就給過去了——但願裡面有魚。

其實神獸吃的,也不是普通的魚,而是一種叫“猾魚”的,這種魚魚如其名,特別狡猾,一般人捉不住——就算捉住了,你裝在魚簍裡面,拿回家揭開蓋子,這魚肯定早就沒影子了,所以民間還有個歇後語,叫“起早打猾魚——回家一場空”。

猾魚長得跟普通鱔魚差不離,但是比鱔魚在背上多一條銀線,沒經驗的人,根本分辨不出來。

而猾魚一般哪裡有呢?在仙靈氣盛的地方才有,因為猾魚也是吃仙靈氣的。

所以古人找地方修仙,天時地利當然是要搞清楚,還有一點,只要此地的水裡有猾魚,那就是說明這地方仙靈氣盛,可以修仙,跟金苗子於金礦一樣,是個標誌物。

這個地方仙靈氣這麼盛,沒有普通的魚,也應該有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