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道士擺手說他不能跟人一起住,於是村民合力,就蓋起來了一個小屋,專門供請他住。

道士也跟村裡人說好了,說他住下之後,絕對不能趕他走。

村裡人說怎麼可能趕恩人呢!就賭咒發誓的答應了下來。

青年道士住下來之後,每天閉門不出的修煉,偶爾出門,也幫著村裡人看病,救死扶傷,人緣好的不得了,人人跟他叫活神仙,說十裡鋪子也是因禍得福,竟然能得到這樣一個活神仙的庇佑。

只是他來了之後,村民一直沒看他住的小屋起過炊煙,疑心他不會做飯,好些村民給他送白菜豆腐什麼的,他也全不要,村民們心說難不成活神仙是買現成的?

可十裡鋪子賣酥餅的,賣饅頭的,全說沒見活神仙光顧過他們買賣。

他們可是越發覺得這個活神仙神了——這叫啥,這叫餐風飲露,羽化登仙。

但好景不長,很快,這村裡就開始發生怪事了——丟姑娘。

一開始是有個姑娘說上街買絨線,可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姑娘父母找不到女兒,急的什麼似得,就到處找,可也沒找到,沒法子,就去找活神仙,可活神仙怎麼也不開門,好像出去了。

姑娘父母哀哀的哭,誰看都覺得可憐,但大家也沒多想,有的說也許遇上了白馬山上下來的落單野狼,給吃了,有的說這個姑娘年輕機靈,也許是遇上了長相俊俏的戲子,跟著跑了。

眾說紛紜,卻也沒說出個什麼結果。

過了一天,年青道士才回來,姑娘父母問起,年青道士說他也會幫忙找的,可最後也沒找到。

這事兒剛過去了一個月,又有姑娘給丟了,這個是上街打香油,也是一去不回頭,一個找不到,可以說是意外,可兩個找不到,怎麼也會引起注意和猜測。

有人又去找青年道士,可巧的是,青年道士又沒在家。

一村子人就開始嘀咕了起來,說這咋兩次都不在,不能跟這活神仙有啥關系吧?

再一算日子,這兩次,都是十五。

跟村裡姑娘堆裡一打聽,又打聽出來,有好些年輕姑娘看青年道士生的好看,也願意跟他親近,那倆不見了的姑娘,都暗暗的對青年道士有點心思。

村裡這就炸了鍋,說難道是青年道士把她們給拐了?

一村的人正嘀咕著呢,青年道士回來了,村裡人問他去哪兒了,他只說去修煉了,一聽村裡又丟了姑娘,這青年道士先是一愣,接著還是跟之前一樣,表示自己也會跟著想法子的。

能想啥法子咧?姑娘都丟了倆了!

倆姑娘的父母都有心問青年道士一個清楚,可是無憑無據的,你咋問人家也不會認的。

就這樣,村子裡的人開始對青年道士産生了懷疑,也沒人去給他送菜了。

是有人想著把他趕走,可當初“不趕他”的誓言全是自己人發的,咋趕?村裡人都覺得自己似乎是上了當——這也是的,平白無故,為啥道士住下來,要讓村人立這樣怪模怪樣的誓言?可見其中是有貓膩的。

而青年道士不可能聽不到風言風語,可他倒是也不以為意,還是跟平時一樣幹自己的事情。

那兩個姑娘一直都沒回來,到了第三個十五,村裡就有膽子大的小夥子,偷偷的到了道士的小屋附近,打算看看道士這一天,會不會有什麼馬腳露出來——當然了,有女兒的家庭,也都把女兒給保護好了。

可就算這樣,還是有個姑娘,出去燒茶的功夫,家裡人聽見茶盤子當啷一聲掉在了地上,趕出來一看,人已經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