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號的華夏,在某個不起眼的小鎮,此刻擁有一個美麗的清晨。

陽光還一如既往的溫暖,空氣也十分清新自然。

只是本來十分適合晨運的時候,這個小鎮卻格外的安靜,應該說是幽靜。

認真看過去,整個鎮裡竟然空無一人……

哼哼,失誤了,原來還有三個人,一個老年人和兩個穿著制服的中年人的奇怪組合。

而且這三人中走在前面的竟然是那一個老態龍鐘的老人。

“李老伯,走慢一點吧,不焦急。”其中一個中年人無奈地喊道。

被稱為李老伯的這位老人卻沒有一絲要慢下來的意思,爽朗地笑道:“年輕人,平時要多點運動啊,走路都比不上我們老頭,這怎麼行啊?哈哈……”

兩個中年人對視一眼,頗為無奈,但也爽快地追了上去。

走了一會,李老伯終於停了下來,兩個中年人都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呼吸都急促了不少。

要是平時,李老伯一定會調侃一下這些缺乏運動的年輕人,但這一次,李老伯並沒有。

李老伯只是愣愣地看著前方,目光散若迷離,神色充滿了追憶。

兩個中年人順著李老伯的目光看去,那裡,是一所小學,只是現在和其他地方一樣,都是寂靜無人。

小學的名字很平凡,叫西圍小學。

“圍”在舊時也指外城邊上的意思,是一間讓人感覺挺傳統、挺有地方文化的小學。

“李老伯,這是你以前上學的地方嗎?”

李老伯沒有直接回答,眼神依舊定定地看著這間小學。

良久,李老伯才開口說:“這不是我上學的地方,這是……我愛人教學生的地方……”

“哦?”兩個中年人也頓了一下,瞬間想起了李老伯的資料。

李老伯回頭對他們招了招手,“進去看看吧。”

跟隨著李老伯的腳步,兩個中年人走進了這個長久被小學生的歡樂和學習氣氛渲染校院。

學院被收拾得一幹二淨,所有容易被移動的物件全都被擺置在室內,密閉起來,眼前的校園只剩下一個框架。

李老伯一邊走一邊解說:“這一層是一年級,以前還開設一個學前班,我老伴……不能說老伴啊,我愛人,以前曾經教過學前班。”

中年人笑著說:“那她一定很喜歡小孩子了。”

“哈,她喜歡小孩子沒有錯,不過她主要教的是三四年級得數學,之所以教學前班,只是因為我們的小兒子剛好在這念學前班。”

“額……”

另一個中年人都忍不住偷笑一下同伴。

不過,李老伯並沒有在意中年人的囧情,走到一條柱子前。那裡掛著一幅毛主席的畫像,除了螺絲釘,畫框上下都很奇怪地各用一根柔韌的繩子固定著,只是下面那根好像有點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