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拯救兩人的是一直默默地藏在誨王影子裡的窮奇,這頭上古妖獸默默無言地現出了身形,用腦袋輕輕地撞了誨王兩下,示意她來讀他的心思。雖然和饕餮同樣被列為上古四大兇獸,但常年掙紮在善惡邊沿的窮奇沒有多餘的精力將靈力浪費在精通人言之術上,因而只能用這樣的方式。

“哎?你要幫我寫檄文?”誨王驚訝道,“你會嗎?”

【沒有問題的。】窮奇在腦海中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別的文體我不敢誇海口,但檄文絕對沒有問題,因為在以前我就聽過不少……只要模仿一下就行了。】誨王沒有再問下去,雖然窮奇沒有主動告知她前因後果的意願,但他也沒有特意隱藏,因此她還是感知到了一些事,窮奇不喜歡和人世打交道,他所聽到的檄文大都是出自偶然窺見他的下落後想要將這兇獸除之而後快的人的口中。

想到此處,她心裡越發感到難過起來,赤松子的願望再一次浮現在她的腦海中。由於種種原因,如今她所見到的人們對於外來事物都有很強的包容性,並不會介意什麼妖魔的身份事實上火宅佛獄某些生物的形象和妖魔也沒有差別了)。可是在苦境——這個好像每一方都很感興趣,但從沒有人踏足過的蒼茫大地上的人們又是怎樣的呢?他們對異類是接受還是排斥?他們對善惡的看法與她、與四魌子民又是否一致呢?

她甩了甩頭,告訴自己現在思考這些委實太早,之後便按照窮奇所說的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稍加整理後一篇檄文便成形了。

窮奇也不是極具文采的大家,因而他所編出的檄文很短,不過該說的都已經說清楚。此次他們討伐的目標是與叛軍相比更加不得人心的朝廷軍隊,和叛軍不同的事,他們並沒有想要讓國王身邊的“奸臣”成為藉口,而是將矛頭直接對準了皇帝。他們緬懷了曾經的太平盛世誨王無法確定這究竟是傳說還是真正存在的時),然後描繪了當世的亂象,以嚴厲的語句斥責了帝王的無道,提出廢君之論。

誨王一開始還擔心這樣的言論會不會過於激烈,但常棣卻有不同的看法。

“那些像溫水一般不冷不熱的言論這幾年來百姓已經聽得夠多了,就算他們覺得很有道理,在發現這些道理根本不能改變現實後,他們自然也在等待著一些新的觀點。”常棣說道,“一些更具力量的觀點,一些與飽受苦難的他們內心憤怒相符合的觀點。”

她說的是對的。

當誨王站在高臺上,以義憤填膺的語氣誦讀著這篇檄文的時候,所有百姓的情緒都被調動了。所有的迷茫彷彿在一瞬間都被驅散,他們感到自己的目標從來沒有那麼清晰過。

“殺了昏君!”有人高叫道,接著便是此起彼伏的應和聲。

“殺了昏君!”“報仇雪恨!”

他們好像忘記了自己與那位昏君之間的力量差距,也忘記之前的昏庸帝王早已過逝,如今在位的那位小皇帝並沒有對他們做過任何壞事,畢竟他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他身邊大臣們的決定。他們輕而易舉地喊著“殺”字,除了這個觀點,他們的腦海中沒有其他。

不知為什麼,誨王忽然想起了她幼年時力量失控致使整個村落的人失智之事,她忽然感到,那時候的人大約都會比眼前的這些人看上去更加清醒一些。

這就是由不起眼的小水珠們彙集起來的浪濤的力量,不容阻擋、不容拒絕,被捲入其中的細小支流只能夠被吸收同化。

“確實應當恐懼這力量……”她喃喃自語道。

收拾掉朝廷軍隊並不是什麼難事,尤其是在紫衍神鉅所承諾的那一批兵器打手之後,雲深不知處的軍隊更是所向披靡。而在他們踏上戰場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這些逃兵、婦女、老嫗、老翁、孩童們組建起來的烏合之眾具有這樣的戰鬥力。

然而當他們上了戰場之後,這樣的結論就顯得有些晚了。

紫衍神鉅委實是個大方的人,當他為常棣送來了一對以藍色為主色調的狐刀之後,誨王以為他們在她徹底統一國家之前都不會見面了,沒想到,沒過多久紫衍神鉅便再一次到訪了。

他這一次帶來了一柄深紫色的綴滿了水晶的華美長弓。

“這也是給常棣的嗎?”誨王問道。

“不,這是給你的。”紫衍神鉅笑道,“原諒我年紀大了,已經沒有興趣想什麼新玩意兒了,只能重新用老本行替自己還債。逐星神弓,希望這柄兵器能夠配得上閣下的救命之恩。”

“弓雖好,卻不知箭在何處?”常棣問道。

“這不是都在弓上嗎?”誨王笑道,她伸手接過弓,手指輕輕擦過弓臂上的一顆淡紫水晶,淺淡光輝一閃而過,弓弦上已經架上一支晶瑩剔透的箭。

“閣下可想要試弓?”紫衍神鉅問道,他側了側身,為誨王讓出一條通道,接著說道,“敵人就在那裡。”

“他們離我們最近計程車卒可是在十裡之外,而且這弓若真的這麼好,用來對付這些小卒不是可惜了嗎?”常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