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聚攏村民的過程中,阿藥和琵琶撞了個正著。
字面意義的“撞”了個正著。
正在村子裡風風火火地搜尋“倖存者”和線索的琵琶一邊捂著被撞得生疼的小腹,一邊對自家不聽話的小混蛋怒目而視,斥道:“你出來做什麼?我不是讓你不要亂跑嗎?想被我吃掉嗎?”她心想莫不是她早年不聽長輩的話四處闖禍,如今在自己撿回來的小輩身上遭了報應。
阿藥也被嚇了一跳當然不是因為琵琶的責罵和威脅,她從來不怕這個),她向身後看了看,拉著琵琶的衣袖把她拖到了一個角落雖然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但她還是覺得應該小心一點),說道:“你離開後來了一個小哥哥,問我這裡發生了什麼……他說他能救村民。”
“小哥哥?多小的小哥哥?”琵琶挑眉問道,“你就沒想過他可能就是弄出這爛攤子的人?”
“肯定不是……”阿藥一時語塞,時間不容許她有更多的解釋,她努力讓自己的態度強硬起來,“總之,你先避一避,他學的是鬼穀道術,我怕你們打起來。”
“你還沒說他幾歲,長什麼樣。”琵琶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她若是認真起來任憑阿藥使出吃奶的勁也動不了她分毫,“你不說,我就不避。”
阿藥拿她沒法子,只好照實回答了她的問題:“他今年十歲,頭發是古銅色的,兩隻眼睛的顏色不一樣……”
“是不是一紅一藍?”琵琶忽然打斷了阿藥的話。
阿藥吃驚地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
“他是不是叫楊拓?”
阿藥更加驚奇了,她再一次點了點頭,暗自揣測著琵琶和那個少年的關系。
琵琶“嘶”了一聲,倒抽了一口涼氣,說道:“那個煞星怎麼會來這裡,難怪這次那把破琴膽子那麼大,敢到皇宮裡去盜酒。”
“煞星?皇宮?”
“此事回頭我再同你說道,你不用擔心,鬼谷一脈不同於尋常道人,比起斬妖除魔,他們對天下大事更感興趣。我既沒有招他,身上又沒有什麼值得覬覦的寶物,想必他也沒理由同我為難,你不必胡亂操心。”琵琶說道,“我承認那小子有幾分本事,只是你們到底還是兩個孩子,若是在施術過程中出了岔子,他自己倒黴不打緊,要是連累了你又該如何?我與你同去見他,到時候在一旁可幫你們掠陣。”
還沒有等阿藥回答,她便牽著她走出了角落,大大方方地站在村口等著還在做準備工作的楊拓。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後,已經準備好所有施術工具的楊拓踱步到了山下,他看見琵琶的時候眼裡並沒有多少吃驚之色,反倒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在琵琶提出要幫忙的時候,他也只是輕描淡寫地點了點頭,若不是他還說了一句“此術依靠此地靈氣,妖物還是莫要靠近法陣為好”,阿藥說不定真的會以為他看不出琵琶是妖呢。
“我在你身上有留妖氣,他或許本就是尋著那氣味去的。”琵琶低聲解釋道,“山裡那麼大,你以為他一個外鄉人有多大的神通一找就找到我們那兒?”
阿藥“哦”了一聲,心想自己之前所編的說辭原來是無用功,繼而又越發感到這少年一路上都沒有拆穿,實在是體貼。
施術的過程很順利,因為符咒發出的金光將楊拓整個人都籠罩住了,阿藥看不清他的動作,但是她能瞧見從四面八方湧過來的幽蘭色光芒,她眯起眼睛,依稀看見了那光芒中一張張熟悉的面目,它們在那些失了神智的村民周圍打著轉,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道光芒忽然沒入了一個村民的身體內,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四周的幽蘭光芒越來越少,村民們一個個醒轉過來,互相詢問著發生了什麼。
也許是因為楊拓或者是琵琶施了術法,這些人並沒有發現他們兩人一妖的存在。他們只是熱切地討論著這件奇怪的事,拼命地回憶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琵琶拍了拍阿藥的肩,說了一句“走了”便率先離開了,阿藥看了楊拓一眼,他對她點了點頭,她感到有些無措,也胡亂地點頭、模糊地道了一句謝,就小跑著追上了琵琶的腳步,當她趕上她後,又回頭看了一眼,她發現楊拓也在看她,不禁感到心跳快了幾分。
“走啦!有什麼好看的?回頭我帶你看花妖,隨便哪一隻都比他好看!”琵琶扯著阿藥加快了腳步,“回去回去,忙了那麼久我都要累癱了。”
然而等她們到了家後,琵琶卻沒有立刻癱在床上,而是敲了敲桌子,讓阿藥坐了下來,藉著說起了她之前來不及說的事情。
“你知不知道那個楊拓是誰?”
阿藥搖了搖頭。
“他是當今忠臣楊素的徒弟,也可以說是他的義子。”琵琶說道,“皇帝很喜歡他,允許他同楊素一同參加宮中的各種盛會,他雖然是個孩子,但只要他在宮中,任何妖怪都別想隨便踏足皇宮,一旦被發現,能保住一命已是僥幸。”
阿藥一直專注地聽著,在聽到這裡的時候她的眼睛微微睜大,似是不敢相信這個只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少年竟有這樣的威懾力,她不由感到了一種嚮往,如果有一天,她也能像他那麼厲害,大約也不需要琵琶擔心了吧?
“反正你記住,他不僅是個厲害的修士,還是朝廷中的貴人,總之,和他扯上關系會很麻煩。”琵琶捏了捏阿藥的耳朵叮囑道。
阿藥點了點頭,裝出很認真的樣子,心裡還在想著楊拓的事情。
臨睡的時候,她才想起那本被她拋到腦後的冊子,稍稍翻找了一會兒,她開啟一看,發現對方依舊沒有回話,如今多種麻煩已經解決,回想起自己哭得稀裡嘩啦的樣子,她不由感到了幾分羞慚,將本子重重地蓋上,準備重新將它收起來。
恰在這時,冊子上光芒一閃,自動地翻到了最新一頁,印出了姍姍來遲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