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個人住在了後山,一個既煙霧繚繞,又僻靜清幽,真正雲深不知處的地方。

當然究竟是他一個人獨處,還是有幾個人陪著他一起,這個現在還是未知。

必須等到了目的地之後,認真仔細的觀察清楚了,才能真正的知道,最終下結論。

此時這名鶴髮松姿,老當益壯,可謂是精神抖擻,神采奕奕的老方丈。

已經走上了這條非常隱秘,幾乎沒人知道,全程掩隱在怪石嶙峋,綠樹花叢中的石階路。

他就這樣專心致志,心無旁騖,還有目不斜視,健步如飛的朝前走去。

並沒有去觀看石階旁,那些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同時香味濃郁,撲鼻而來的野花。

也沒有被那些圍繞著百花齊放,花團錦簇,真正萬紫千紅,鮮豔奪目的花朵。

漫天飛舞,隨處可見的美麗蝴蝶和蜜蜂,還有種類繁多,各種各樣,不一而足。

簡直就是多如牛毛,不計其數,根本就無法統計的不知名昆蟲所吸引,而放慢腳步。

更沒有被那些棲息在綠樹成蔭,枝葉扶疏,可謂是花紅柳綠,茂密旺盛的枝丫間。

多達好幾十種,看上去羽毛豔麗,色彩斑斕,既嬌小玲瓏,又懵懂可愛。

正在不遺餘力,嘰嘰喳喳,歡快鳴叫著的小鳥,給吸引了注意力,從而駐足觀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這條如同羊腸小道一般的狹窄石階路,並非是上山,也不是下山。

而是一條一路平行的小道,幾乎沒有絲毫的坡度,也沒有任何的彎道。

它就這樣筆直的向前延伸,一眼望不到頭,可謂是雲山霧罩,若隱若現。

以阮凌目前的視角,根本就看不到,這條石階路的盡頭在何方,又到底有多遠?

莫非真的直通那傳說中的凌霄寶殿,亦或者更加神秘莫測的靈山大雷音寺。

當然了,這只不過是阮凌自己的想入非非,胡思亂想而已,事實絕非如此!

不過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所以這個老方丈,行進的速度非常快。

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走了好幾百米遠,到了這個位置後,視野稍微開闊了一點。

阮凌忽然看到距離石階路,大概一百多米遠的地方,有很多的小塔。

它們就這樣密密匝匝,挨挨擠擠,猶如那星羅棋佈,密密麻麻的繁星。

雖然數量眾多,至少有好幾百座,一起遍佈在一塊方圓,僅有幾千平方米的區域內。

但是看上去依然井井有條,層次分明,既端端正正,又整整齊齊的排列著。

這些小塔以七層居多,當然也有九層和十一層的,好像還有十三層的。

不過由於這座千年古剎,“大光明寺”的老方丈,走路時速度相當的快。

所以阮凌也看不太清楚,他只是匆匆一瞥,真的不知道所有的細節。

必竟阮凌根本就不會花太多的精力,去特別的關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因為他知道這些小塔,只不過是這座千年古剎“大光明寺”,自建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的埋骨地。

儘管能進入塔林的大師,都是在歷史上做出過,真正巨大貢獻的得道高僧。

並不是什麼資質平庸,沒有名氣,既無人問津,又無人知道的普通大和尚。

但是這些跟阮凌仍然沒什麼關係,他絕不會去研究這些和尚的,對此豪無興趣!

大概又過了幾分鐘,這名老方丈也一刻不停,健步如飛的又向前走了好幾百米。

此時這個看上去白髮蒼蒼,白鬚如雪,既呼吸急促,氣喘吁吁,又滿頭大汗,汗流浹背。

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年逾古稀,風燭殘年,甚至是時日無多,行將就木的耄耋老和尚。

間隔千年古剎“大光明寺”的後院牆,直線距離已經足足有一千米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