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貝近海,鯨號主艙室。

這是一處極為寬闊的空間,數百具控制檯沿著鯨號的內艙輪廓排成半弧形,對中央指揮總檯形成半包圍的結構。其中有六座主控臺尤其高大,直抵艙頂,它們分別掌管鯨號的六大艙室,分別是控制主艙、浮力艙、修復艙、後備艙、軍用艙以及偵察艙。一面巨大的合金窗橫貫在各大控制檯後方,為主艙提供海下視野。

此刻,大西洋的海流在窗外滾滾翻騰,漆黑中夾雜著未知名的海下生物,多是些小型魚類,但數量卻奇多,彷彿一群好奇的孩子。遠處點點暗光閃動,那是覬覦食物的大型魚類,其中不乏幾條巨大的鋸頭鯊——它們從未見過這樣一個通體鋼青的龐然大物,捕獵者天生的警覺讓它們不敢遊近。而那群小魚,也正是藉著鯨號的威嚴保護自己,它們越聚越多,逐漸對鯨號的海下視野形成實質干擾。

黑川內武閉眼端坐在中央指揮總檯,低聲喝令。

“震退。”

咯啦,一支拉桿被拉下。

無形的震波傳盪開去,窗外的魚群瞬間四散,但更多的還是翻起了魚白,魚群紛紛墜落。震波在海下的傳播速度遠超海上,遠處兩隻鋸頭鯊沒來得及迴避,巨大的鯊頭被同時震碎,濃血在遠海盪開一圈紅暈,無頭魚屍相擁著墜海,被更深海的捕食者絞碎。

“一百二十秒後接觸海面。”主艙人工智慧系統播報。

氣氛愈發緊張了,虛擬的操作面板迅速切換著,閃爍仿若流光。偌大的空間裡卻寂寂無聲,黑川內武仍低著頭。

“干擾指數低,干擾指數低,允許浮海,重複,允許浮海!”一名技術人員突然報告。

“登陸臺建設程式已就緒!”另一名技術人員緊接著報告。

“海下流速穩定!”

“海面風速穩定!”

“氣壓閥調整完畢!”

“海梯發射程式已就緒!”

“浮海已就緒。”人工智慧系統播報。

“修復艙開啟!”

“軍用艙開啟!”

“軍用艙和偵察艙合併完成!”

...

“二十秒後接觸海面。”人工智慧系統播報。

技術人員和人工智慧系統輪番播報,人聲嘈雜,每一道命令都被準確捕捉到,輸入主控臺下達至各大艙室。

海天遼闊,寂靜。

龐大的倒楔形平臺撐破海面,濺起輕微的水花。

數秒的停頓後。

“開始建設登陸臺。”黑川內武下令。

率先浮出海面的是頂層平臺,登陸臺的一部分,由偵察艙控制。從海面上看,它的厚度幾乎沒有,只是薄薄的、銀亮的一層。而從海面下看,它的厚度是海面上的數百倍,側面泛著濃厚的青灰色,岩石一般堅硬,以一根巨柱與鯨號本體相連。巨柱開始轉動,捲起輕微的海流。海面上,倒楔形的平臺也隨之轉動,並開始分節,濺起濃厚的浪花。分節過程中,倒楔形平臺也被不斷補全,約一分鐘後,一張直徑約四百米的圓形平臺平鋪在海面之上,在月光下閃動著銀亮的光輝,璀璨如星辰。

“登陸臺建設完成!”

“準備浮海。”黑川內武說。

實際上,黑川內武違反了登陸臺建設的正常流程——通常來說,海面上的阻力比海面下小許多,先將鯨號整體浮海再進行登陸臺的建設可以節省一部分能源。但黑川內武沒有放過這個小細節,他命令登陸臺只在海面上露出一層,在海下進行登陸臺本體的建設,完成後才允許鯨號整體浮海。他是擔心貿然浮海的目標過大,導致鯨號被敵軍察覺,只露一線是更為謹慎的做法。

建設無異常,鯨號開始整體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