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經過2061年的重新修訂,將世界上原有的233個國家和地區作了重新劃分——剔除了“地區”概念,包括加勒比海、馬爾維納斯群島在內的36個“地區”是不被國際聯盟認可的,在世界範圍內,僅“國家”有資格加入國際聯盟,而剔除地區後,被國際聯盟承認的國家有197個。

那時還沒有國際會議日這種統一的商討形式,國際會議只是零散地舉行著,即便如此,國際聯盟在成立之初就迅速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到2071年,國際聯盟的成員國已經達到79個,而就在摺疊世界中的2124年,國際會議日被正式確定為每年的1月25日,那時成員國總數已達國家總數的93——185個。

第一次國際會議日除了針對英國提出的“菌型爆破”計劃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確定三個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實際上,這三個常任理事國早已被組織者內定,分別是最先響應聯盟號召的日本、對世界和平貢獻最大的中國以及對世界科技貢獻最大的美國,也正是這三國向英國發起聯合通告,要求英國進行“菌型爆破”。

達蒙對這種“腦海中的告知”方式已經適應了,他知道這是摺疊世界操縱者想讓他知道的事——日本,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會議結束後不久便插手英國的破胎計劃,整個英國王位的繼承鏈顯然與日本有關。

達蒙仔細回憶著,他曾在垃圾桶裡翻來的一本叫作《近代史書》的書中看到,日本在二十一世紀中後期恢復了二戰之前的“天皇象徵威望,並握有實權”的君主集權制政體,首相的職位在當年被直接廢除,時間節點也恰好與“國際聯盟重新修訂《國際法》”一事相符,事情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達蒙想起來,2124年的時任天皇應該是一個叫“北原拓吾”的人,他繼續回憶著那個時代前後的日本統治者以及附屬高層——對“黑川正雄”這個人完全沒有印象,甚至對“黑川”這個姓氏都毫無印象。從這方面來說,達蒙幾十年流浪撿書看的生活還不算白費,至少他對各國曆史還是頗為熟悉的。

他在推測,這個“黑川正雄”沒有出現在正史中,只有兩種可能:此人確實是個小人物,這是最好的情況,這意味著他背後的勢力不足以對抗邁思琳家族。但達蒙還是偏向自己的第二種猜測——此人是日本地下組織的高層或者領袖,也就是世界人民聞之色變的“日本黑道”,日本黑道歷來是不被正史記載的,他們有獨立的政治制度和記錄體系,且成書不允許被公開售賣,只在權力許可的範圍內流傳,但達蒙知道,2124年的日本黑道已經發展到相當龐大的程度,具體的人數他記不清了,只隱約記得一句“其人數和權力基本與日本天皇勢力持平”的話,日本黑道領袖的名號也與天皇對應,人們稱之為“影皇”。

達蒙想到了,四十八年前的眾多與會者自然也能想到,眾人紛紛猜測“黑川正雄”的真實身份,不多久便推舉出這唯一的可能性——黑川正雄,即當任日本地下組織領袖,影皇。

國父和國王同時沉默。

如果真的是日本影皇握有羅斯塔曼的基因,破胎計劃基本可以宣告破產了。在二十二世紀初前期,世界上只有唯二的超級大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日本還是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之一,對抗日本無異於直接對抗國際聯盟,而且國際法庭將以各種欲加之罪對英國採取“滅國”之審判。這對於當時世界排名二十開外的英國來說,每一項都是不可承受的。

大廳中響起了斷續的哭聲,有些女性與會者已經開始落淚,曾經輝煌的大不列顛帝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進,王后傑莉斯特前往日本。日本方面絕不是單純想為英國提供基因鏈條,這是毋庸置疑的,王后此去必有生命危險。

退,對這封紙信置之不理,繼續在世界範圍內執行破胎計劃,尋找比羅斯塔曼更合適的邁思琳人。當然,日本不可能讓破胎計劃繼續執行,他們必定以此為藉口發動戰爭,這種事在1937年的中國就發生過,而面對強大的日本,英國必敗無疑。

此次皇家會議的主論事件是“是否退出國際聯盟”,羅斯塔曼的回應影像和那封來自日本的紙信,只是中途產生的事件,現在卻取代前者成為了主論事件。達蒙突然想到,這兩件事已經併成了一件事——無論如何,英國都無法繼續在國際聯盟得到合法權益了。

大螢幕還是紫紅的底色,眾人又重新抬頭將紙信的內容細看了一邊,妄圖從中尋得挽回局勢的機會,徒勞。

達蒙也抬頭端詳著大螢幕上的紙信,但他作為一個未來人,目的不是挽回當時的局勢,而是仔細思考著自己為何會看到這些事情,摺疊世界操縱者想向自己傳達什麼資訊呢?

大螢幕上,底色愈發紫紅陰森了,蓋過滿場金光覆蓋在每一位與會者的臉上。良久,達蒙才從那封工整的紙信中找出答案——這是赤裸裸的國際暴力啊...

喜歡晚安列國請大家收藏:()晚安列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