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天放離去之前,蒙恬特的問道。

“記得,那些書卷,現在正在西廂房放著。將軍想看那一卷,我這就去找來。”

蒙天放以為,蒙恬會選擇晚上挑燈夜讀。

“那些書,你放到棺木裡,隨同大良造,一同下葬。”蒙恬指示道。

“諾。”

蒙天放感到有些詫異,不過蒙恬的吩咐,他仍然決定遵守。

說來奇怪,高陵的墳墓,蒙恬在墓『穴』中放置了不少陪葬物。精美的陶器,優美的漆器,造型精良的青銅器。

古人的觀念裡,人死之後,在另一個世界,仍然能享受陪葬的物品。正因為如此,古人才特別注重喪葬之禮。子女為父母準備豐盛的陪葬物,在時人的觀念裡,代表著子女的孝心。

或許,在大良造心裡,真正重要的,是這些書卷,而不是庸俗的黃白之物。

這樣想著,蒙天放悄悄到西廂房,取下木架上的竹簡,一一放入蒙武的棺木裡。

“等到將來,人們發現這些東西,當會震驚全世界吧。”

蒙天放離去後,蒙恬想著自己的安排,心下有些啞然。

蒙府的藏書,比不得秦國的皇室藏書,只有兵書戰策、秦國律令較為齊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蒙氏身為將門之家,向來注重收集各類兵書。蒙驁在齊地的時候,就曾向當地的田氏大族,抄錄《孫臏兵法》。投奔齊國,蒙家在秦國站穩腳跟後,到丞相府、御史府抄錄《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司馬法》《軍政》。

蒙恬小的時候,可是到經常到御史府抄書。

蒙毅入學室,學習秦國律令。沒事的時候,就在竹簡上抄寫律令。幾年下來,光是蒙毅抄寫的整套秦律,蒙府中就藏有三部。

抄書一遍,勝過讀書十遍。這樣道理,對於別人的效果怎麼樣,蒙恬不知道。不過,蒙毅抄寫秦律三遍以後,各種律令規定,可謂張口就來。

秦國的法吏,不熟悉律令,為瀆職。在秦國,瀆職的後果很嚴重,即便蒙毅也不能例外。

內心深處,蒙恬希望,後來人永遠不要發現,蒙武真正的陵墓。但是,這樣的希望,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

幾千年後,人類的考古技術發展後,別說蒙武的陵墓,就連秦始皇陵,同樣不能阻擋後人的好奇心。

秦國能存續多久,蒙恬心裡沒底。中國北方的草原,幾千年來,不斷孕育各種勢力。中原內部,同樣存在戰『亂』的可能。

戰『亂』中,最容易毀滅的,便是古代的文化典籍。

蒙恬選擇蒙府的書卷陪葬,給後來人留下一筆先秦典籍,不知道發現蒙武墓的考古人員,會是怎樣的表情······

感謝宮鎖圍城的月票!

感謝使用者朱的打賞!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