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立個契證先(第2/2頁)
章節報錯
儒家言,倉廩足,知榮辱。要想做到倉庫裡有糧食,成天研究文學,那可做不到。真正有利於社會生產進步,還得依靠這些可愛的農家。
春秋戰國時期的農家,主要分外兩大派。一派主張以農家之道,進行治國,建立重農崇農尚農的國家,國君需要親自耕種,以勉勵黔首。另一派則更加純粹,不參與國家治理,而是專心研究農業之道,探究種樹種草種植的方法,以提高田地的產量。
許欣奉行的農家之道,顯然走的是專業的路子。
“只要我負責新秦中一日,新秦中則必有護農令一職,先生可舉薦門下的農家弟子出任。”
蒙恬設想,護農令,相當於後世的農業廳廳長,負責監督、指導、統籌新秦中的農業建設。
這樣的職位,權勢不重,但對於幾百年沒有實踐機會的農家而言,這無疑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老朽聽聞,秦人講究以符劵為證。老朽在這裡,斗膽請武威侯為農家立契。”
“你這老丈,真是得寸進尺,說的什麼話呢?難道你還擔心我家將軍騙你不成!”
許欣座位對面的荊蘇,見許欣有些倚老賣老的樣子,有些生氣。
這些山東來的所謂博士,一個個都自視甚高。
“口說無憑,立契為證,這正是秦律大力主張的。荊蘇不必多言,你去取竹簡來,將我剛剛說的話記下來,蓋上我的印章,發往咸陽。”
嬴政巡遊山東,馮去疾、扶蘇留守咸陽,只要不是軍國大事,兩人可以酌情處理。
不論大事小事,都往嬴政那裡送,根本不現實。
琅琊郡傳來訊息,嬴政帶著郎衛,坐著大船,泛舟海上,有時候一次會持續三兩日。這樣的情況下,各地來的奏書,無法及時送到船上去。
嬴政能放心大膽的外出遊玩,跟嬴政完善的官僚體制,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的政事,秦國的左右丞相,具體負責的九卿們,都可以在職權範圍內處理。
小半個時辰後,荊蘇取來兩卷竹簡,揮灑毛筆,寫就蒙恬的承諾,然後拿給許欣過目。
“武威侯真是爽快的人。”
許欣連連點頭。
蒙恬的作為,讓他看到了誠意,徹底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老朽交給武威侯的兩個方子,第一個是關於耕犁的。秦國關中之地,很早就開始使用牛耕,只是耕種的效率,還有待提高。天下歸一後,老朽所在碭郡,秦吏發放關中的耕犁。老朽細細檢視後,結合先祖留下的心得,想到了改進耕犁的方法。”
“改進耕犁?”
蒙恬心念一動,若是許欣真的能獻改進耕犁的方法,對於天下的農夫而言,可是有大大的恩德。
“這是老朽繪製的新梨圖樣。打造的時候,不必使用青銅與鐵削搭配,而是改用木頭與鐵削,這樣可以極大的節省耕牛的力氣。”
許欣從懷裡掏出一塊老舊的麻布,顫顫巍巍,展開在面前的桌上。
蒙恬探身一瞧,只見麻布上畫成的犁樣,跟後世的曲轅犁,有七八分相像。只要揀選軍中的工匠和墨家弟子,細細研究,再行完善,就可以提前打造出曲轅犁。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